斩杙伐杗竭壑岸,却容大木卧江隈。
道路过逢徒骇睨,朝昏变怪竞睚咍。
九成何日当营观,百尺通天未起台。
但保龙鳞蟠铁干,轮囷终是万乘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长江景色。下面是对各句的解析:

第一句:“斩杙伐杗竭壑岸,却容大木卧江隈。”

  • 注释:砍伐树木,填平深沟。在长江边,留下了一个宽敞的空地,供大木横卧。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长江岸边的壮阔景象,通过“斩杙伐杗”展现了江岸的原始风貌,而“卧江隈”则描绘出大木横卧江边的宏伟场景。

第二句:“道路过逢徒骇睨,朝昏变怪竞睚咍。”

  • 注释:行走的人看到这种景象都会吃惊地观看或窃笑。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自然景观所引起的人们反应的观察和感受。通过“徒骇睨”和“睚咍”,诗人传达了人们在面对这种奇特景象时的不同反应。

第三句:“九成何日当营观,百尺通天未起台。”

  • 注释:长江的九成水路何时可以建观?百尺高的山峰何时才能建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江开发利用的期待和担忧。通过“九成”、“百尺”和“未起台”,诗人表达了对长江开发潜力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第四句:“但保龙鳞蟠铁干,轮囷终是万乘栽。”

  • 注释:只希望保持龙鳞般的岩石盘绕在坚硬如铁的根部,最终能被万乘(古代一国之君的自称)所栽培。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长江保护和利用的愿望。通过“蟠铁干”和“万乘栽”,诗人强调了长江岩石的美丽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长江作为国家资源的认识。

整首诗通过对长江不同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长江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长江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内涵融为一体,展现了长江的魅力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