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春半烟光好,为政风流解眺登。
盘辟偏寻泉畔石,攀援每值古时藤。
名花践遍香沾吏,法偈吟成写与僧。
谁言朱绂能相绕,即此丹梯已可凌。

《和程郡侯游清源山作二首 其一》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作品。诗中“为政风流解眺登”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山城,以清风明月相伴,享受着为官的乐趣,并乐于欣赏周围的自然风光。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山城春半烟光好,为政风流解眺登。
    盘辟偏寻泉畔石,攀援每值古时藤。
    名花践遍香沾吏,法偈吟成写与僧。
    谁言朱绂能相绕,即此丹梯已可凌。
  2. 诗歌翻译
    山城中春意正浓,烟雾缭绕中美景如画。
    漫步于泉边寻觅古石,攀援而上常遇千年藤蔓。
    赏尽了名花,花香四溢沾湿了官吏;
    吟咏佛经,化作诗句赠与僧人。
    谁能说高官厚禄能够随行?
    眼前已是直上青云的阶梯。
  3. 关键词解释
  • 烟光好:形容山中的景色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 为政风流:指做官时的风度,表现出一种潇洒自如的态度。
  • 解眺登:意为观赏山景,登上高处。
  • 盘辟:曲折蜿蜒的意思,形容泉水或山路的曲折美。
  • 古时藤:指的是历经沧桑的古老植物,常用于表达岁月的痕迹。
  • 名花:这里指著名的花朵,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朱绂:古代官员所戴的一种红色帽子,代指高官显爵。
  • 丹梯:红色的梯子,象征着直上青云的阶梯。
  1. 赏析
    这首诗是王慎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然。诗中通过对清源山的描绘,表达了他游山玩水、品茗吟诗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不以权力地位为重,而是追求心灵上的满足和自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