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馆张筵压海堧,平临极浦俯涛澜。
洪流挹入黄金盏,清汉孤悬白玉盘。
席上鸣笳聊起舞,风前秉烛更留欢。
振衣渐觉襟裾重,忘却萧萧霜露寒。
【注释】:
- 兵会馆赴静泉公招陪南衡涵泉二公夜宴二首:诗题是作者应召赴宴会所作的组诗。兵会馆,指诗人的住所,即“兵会馆”寓所。
- 高馆张筵压海堧:高馆,指宽敞华丽的寓所。堧(xié),山崖。
- 平临极浦俯涛澜:平临,靠近。极浦,极远处的水边。
- 洪流挹入黄金盏:洪流,形容波涛汹涌。挹(yì),舀取。黄金盏,喻指杯中酒色清澈如金。
- 清汉孤悬白玉盘:清汉,银河。白玉盘,喻指杯中酒清亮如玉。
- 席上鸣笳聊起舞:席上,泛指宴会上。鸣笳,吹奏乐器。
- 风前秉烛更留欢:风前,指在微风拂面时。秉烛,手持蜡烛。
- 振衣渐觉襟裾重:振衣,抖落衣服上的尘土。襟裾,衣服前后两片相连的部分。
- 忘却萧萧霜露寒:萧萧,形容风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应邀赴宴的愉快心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
开头两句“高馆张筵压海堧,平临极浦俯涛澜”,写宴会地点之豪华、景色之壮观。“压海堧”,意为宴会的气派之大,可以压制住海啸。“平临极浦”则写出了宴会的场地位置。“平临”,意味着宴会的场地开阔平坦。
中间两句“洪流挹入黄金盏,清汉孤悬白玉盘”则是描绘了盛宴上饮酒的情景。这里,作者把酒比作黄金盏和白玉盘,形象地描绘出了酒色的醇厚与晶莹剔透,让人仿佛能闻到酒的香气,能感受到酒的温度。
接下来的两句“席上鸣笳聊起舞,风前秉烛更留欢”则写出了宴会上歌舞升平的场景。“鸣笳”,即吹奏乐器,这里指的是宴会上的乐师们正在奏乐。“风前秉烛”,则是说宴会的人们手执蜡烛,一边欣赏着乐师们的表演,一边继续畅饮。这样的场面,充满了欢乐与祥和的气氛。
最后两句“振衣渐觉襟裾重,忘却萧萧霜露寒”则是诗人在享受完宴席后的一种感受。这里的“振衣”意指抖落身上的尘埃。“襟裾重”,则表示宴会结束后,人们的衣服已经变得沉重起来。而在这沉重之中,诗人却忘记了外界的寒冷与萧瑟。这既表现出诗人对宴会的喜爱,也反映出宴会带给他的愉悦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的宴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在宴会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