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为世难生英杰,帝遣边人识略韬。
扫尽四郊防贼垒,清夷天步静神皋。
【注释】
天为世难生英杰:天意是世上的艰难才造就了杰出的人物。
帝遣边人识略韬:皇帝派遣边疆人士,具有卓越的军事谋略。
扫尽四郊防贼垒:扫平了周边边境所有的防御敌人堡垒。扫尽四郊:四周边境地区。
清夷天步静神皋:天下太平,国家安定,神灵安宁。
【赏析】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公元106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当时,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读之职出使辽国,途经易州,写下这首诗。
第一、二句说,上天降下大难,造就英雄豪杰;天子派遣边关将领,施展其卓越的军事才干。“天为世难生”指“时势造英雄”,即英雄出自时势;“帝遣边人识略”指天子派出有才能的人才去治理边防,使他们能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英”字用得很准确。这两句的意思是,英雄豪杰都是由于时势造成的,他们都有出色的才干和能力,可以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第三、四句说,扫除了四面边境上的敌人堡垒,使得天下太平,国家安定,神灵安宁。“扫尽四郊防贼垒”是指消除了敌国的侵略,保卫了自己的国土;“清夷天步静神皋”是指天下太平,国家安定,神灵安宁。这句诗中的“四郊”、“清夷”、“天步”等词语,都表明了国家已经实现了统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有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他为国家兴利除弊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