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纪控西界,灵山亘北甸。
足弱步屡憩,崖峭石犹践。
枝樛乃能援,葛脆不可挽。
当其意象开,岂复虑绝蹇。
瞻峰皆峛崺,陟涧数回缅。
稍觉天地宽,即看云烟变。
石窦枝自荣,林罅雪尚泫。
兴阔无近寻,登高有远见。
周圻矗五云,易水溅一线。
微茫燕赵区,历历皆可辩。
长啸发灵籁,倦坐石苔藓。
氛垢苟不婴,沉虑斯可遣。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名作《登鹳雀楼》的节选,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 地纪控西界,灵山亘北甸:大地的边界控制着西边,灵山(泰山)横跨北方。
- 足弱步屡憩,崖峭石犹践:脚力虚弱时多次停下来休息,悬崖陡峭石头还踩上去。
- 枝樛乃能援,葛脆不可挽:枝条弯曲才能支撑,葛藤脆弱无法拉起。
- 当其意象开,岂复虑绝蹇:当想象开阔的时候,哪里还会担心道路险峻呢?
- 瞻峰皆峛崺,陟涧数回缅:远眺山峰都是崎岖不平的,攀登山谷数次后回头望望。
- 稍觉天地宽,即看云烟变:稍微觉得天地宽阔了,就看到了云烟的变化。
- 石窦枝自荣,林罅雪尚泫:山洞里树木自己茂盛起来,林间的缝隙里雪花还在闪烁。
- 兴阔无近寻,登高有远见:心情开阔没有去寻找近处的风景,登上高处就能看到远方。
- 周圻矗五云,易水溅一线:四周的山脉矗立着云雾缭绕的群山,易水的河水溅起了一条线。
- 微茫燕赵区,历历皆可辩:模糊的燕赵区域,清晰地可以分辨出界限。
- 长啸发灵籁,倦坐石苔藓:大声呼喊激发出美妙的音律,疲倦坐下在石缝间爬满了苔藓的地方。
- 氛垢苟不婴,沉虑斯可遣:如果污垢不缠绕,那么沉思也能被排遣。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细腻,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