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何所望,征营复仿佛,有时思入重泉下,有时魂游九天上。
若灭若没不可方,或有或无难为状。
不为攒霭黛千峰,不为停烟青万嶂。
只为可仰一高山,寝食如遗心靡他,踌躇四顾如有丧,朝夕不见魂荡荡。
朝不见山,夕不见山,黛峰青嶂千万般。
日日在眼前,曾不解君颜。
朝兮望山,夕兮望精,神注想他,物不能干。
忽己置身高山侧,宁须登顿劳攀援。
朝也见山,夕也见山。
魁岸气势,静重仪形,终日对羹墙,间世人爱山。
只是山如君,望山岂徒然。
为君题作望山篇,留与象郡人间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邑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送李邑博望山先生    
  • 这是第一句,表达了王维对李邑的深深怀念和不舍。”送”字说明王维已经将李邑送到了目的地,而”博望山”则是李邑将要居住的地方。
问君何所望,征营复仿佛    
  • 第二句,询问李邑在博望山的期望是什么。”征营”是指军队驻扎的地方,”仿佛”表示似乎、好像。这两句话表达了王维对李邑未来的关切和期待。
有时思入重泉下,有时魂游九天上。    
  • 第三句,描述了李邑可能的心情状态。”重泉下”指的是地下,”魂游九天上”则是指天空。这句话描绘了李邑可能的两种不同心境。
若灭若没不可方,或有或无难为状。    
  • 第四句,进一步描述了李邑可能出现的状态。”若灭若没”表示不确定的状态,”可方”是指可以形容,”或有或无”是指存在与否。这两句表达了王维对于李邑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同状态的担忧。
不为攒霭黛千峰,不为停烟青万嶂。    
只为可仰一高山,寝食如遗心靡他,踌躇四顾如有丧,朝夕不见魂荡荡。    
朝不见山,夕不见山,黛峰青嶂千万般。    
日日在眼前,曾不解君颜。    
朝兮望山,夕兮望精,神注想他,物不能干。    
忽己置身高山侧,宁须登顿劳攀援。    
  •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李邑在博望山上的生活状态。”攒霭黛千峰”和”停烟青万嶂”分别指山峰和山岭被云雾缭绕的景象,”可仰一高山”则是指博望山,这里用”可仰”二字来形容博望山的高大雄伟。这几句描述了博望山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王维对李邑生活的关心和祝福。
朝也见山,夕也见山。    
魁岸气势,静重仪形,终日对羹墙,间世人爱山。    
只是山如君,望山岂徒然。    
为君题作望山篇,留与象郡人间传。    
  • 最后三句,是对李邑的祝愿和期望。”魁岸气势,静重仪形”是对博望山的赞美,强调其雄伟壮观和稳重端庄。”终日对羹墙”是指博望山常年屹立不动的姿态,而人世间的人们却常常忽略了它的美丽。”为君题作望山篇,留与象郡人间传”则是表达王维希望将他的祝福留在人间,让更多的人知道博望山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王维通过描写博望山的自然景色和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朋友深深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同时,王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朋友生活状态的观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