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斗声传催蓐食,挺戈跃马过萧关。
金疮昨夜元戎吮,为报闺人哭不还。

{“译文:刁斗声传催着去吃早饭,手持长剑跃马奔过萧关。昨晚战伤流血染红了盔甲,向闺中妻子哭诉不能回还。”}

注释

  • 刁斗声:古代边塞士兵的炊事用具,用于夜间点火照明。
  • 蓐食:指在野外或营地用干粮充饥。
  • 挺戈跃马:形容迅速且英勇地骑马奔跑。
  • 萧关:古关隘名,位于今甘肃省一带,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 金疮:受伤流血,此处指战场受伤。
  • 吮(shǔn):这里指用嘴吸吮,可能是为伤口止血或止痛。
  • 元戎:古代对高级将领的尊称。
  • 闺人:指妻子。
  • :告诉、告知。
  • 哭不还:因战事而未能回家,无法安慰妻子的悲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疆战士从早到晚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家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回报妻子的哀怨。首句“刁斗声传催蓐食”,以简洁的语言设定了场景——边塞的日出,士兵们开始一天的生活。接着“挺戈跃马过萧关”,通过“挺戈跃马”展示了战士们的英武与勇猛,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即将面临的危险和艰苦的环境。

诗中的主人公因为战斗受伤,“金疮昨夜元戎吮”,展现了战场上的残酷和无情。这种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悲壮氛围,让读者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威胁。然而,更令人心碎的是“为报闺人哭不还”,这句话揭示了战士对家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返回的无奈。他只能在梦中与妻子相见,但醒来后只能独自面对残酷的现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戍边军人的孤独与辛酸。诗中的“独坐孤楼”和“烽烟四起”不仅是对战场的写照,也是对军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这首诗以其深情厚意,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让人们深思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军人在保卫国家中所承受的巨大牺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