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地欲将青海邻,新开边境更名秦。
风沙塞上埋芳骨,红粉楼中忆远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逐句解释,并给出相应的译文及注释。注意翻译时要忠于原意,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从军行六首”为《塞下曲》组诗的第二组,共六首,这是其中第四首。前二句描写了诗人出征的情景。“略”,攻占;“地”,“境”,即边疆。这两句写出了征战者要占领青海,新开边境,更名秦。后两句描写了出征将士的思乡之情。“风沙塞上埋芳骨,红粉楼中忆远人。”这两句意思是:塞上风沙滚滚,战骨埋没,而闺中的佳人们却思念着征夫。“芳”,“香”;“红粉”,美女,代指闺中女子;“芳骨”,这里指阵亡将士的尸骸。“忆远人”,指怀念远征在外的亲人或爱人,远人即远行的亲人或爱人,也泛指远方的人。“芳骨”,指阵亡将士的尸骨;“红粉”,美女;“芳骨”,指阵亡将士的遗体;“红粉楼中”,闺阁中;“忆远人”,即思念远征在外的亲人或爱人;“远人”,指远方来的人。
【答案】
略地欲将青海邻,新开边境更名秦。
风沙塞上埋芳骨,红粉楼中忆远人。
译文:
我渴望征服青藏高原,开辟新的疆土,把边界延伸到秦州。
战场上风沙弥漫,将士们的尸骨被掩埋在黄沙之中;闺阁中的女子们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或爱人。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754-761),当时诗人正奉命从军。诗的前两句写将军出征,开疆拓土,雄心勃勃;后两句写将士们浴血奋战,壮烈牺牲,闺中女子思念远征在外的丈夫。全诗意境雄浑,感情悲壮,风格苍凉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