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王猷兴,冲寒夜上颠。
白云俱堕地,明月自行天。
万里风何限,千寻嶂独前。
最怜肌若雪,皎皎藐姑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了解内容,把握形象,体会情感,理解诗意,然后抓住诗句中的主要形象,按照题材、表达方式等来概括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再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岂有王猷兴,冲寒夜上颠”,诗人用典故写登泰山的情景。王猷,东晋名士,以爱山而闻名,他登临会稽的若耶溪时,曾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入耳之娱。”诗人化用王猷登山之事,表明自己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志向。“冲寒夜上颠”,“冲”,冲寒,指迎着寒风而上。“夜”字,点明时间是在夜晚,突出了诗人登山的艰辛和不易。“兴”,兴致,情调。诗人面对高峻的山峰,心中涌动着豪迈之情,怀着壮志凌云、一往无前的气概登上山顶。“俱堕地”,意思是说,在诗人脚下的大地,也被冻裂了裂纹,仿佛也在为诗人的勇敢行为欢呼,也为他的胜利而高兴,从而烘托出泰山的雄伟、壮观。“明月自行天”,月亮是悬挂在天空中的。“自”,自由自在的样子,这里指月亮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运行。“行”“自”两字,把月光写得如人一般灵动活泼。诗人站在高山之上,仰望星空,皎洁的月亮挂在夜空,显得格外明亮。“最怜肌若雪,皎皎藐姑仙”。这两句是诗人对泰山景色的赞叹。“最怜”二字,写出诗人对泰山的喜爱。“肌若雪”形容泰山的峰顶白雪皑皑,像玉一样洁白美丽。“皎皎藐姑仙”意思是说,诗人站在泰山之巅,遥望远处巍峨耸入云霄的山峰,只觉得她就像神仙一样美丽动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赞美泰山景色的豪情和对泰山美景的热爱。
【答案】
译文:
哪有像我这样的人去欣赏那美丽的山水?冒着严寒在深夜里攀登到泰山顶峰。白云从高处纷纷落下,明月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运行。万里的天空何其广阔,千寻的山峰独自矗立在前。我最喜欢那山巅的白色积雪,它如同美女肌肤般晶莹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