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鹩巢一枝,鼹鼠饮满腹。
林深河且广,曷不逞所欲。
柱下有遗言,所贵知止足。
疏氏二大夫,解组辞荣禄。
今此富贵人,其欲何逐逐。
焉知欹器水,一满定倾覆。

在明朝的诗歌中,易奇际的《感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寓意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首句:“鹪鹩巢一枝,鼹鼠饮满腹。”这两句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鹪鹩虽居小处,却能安身立命,而鼹鼠虽居大穴,却因贪杯水而自满其腹,最终导致了生命的终结。
  • 次句:“林深河且广,曷不逞所欲。”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和欲望的深刻思考。在广阔的环境中,为何不尽情追求自己的愿望呢?但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过度的欲望会让人陷入困境。
  • 三句:“柱下有遗言,所贵知止足。”这里的“柱下”指的是古代的贤人孔子,他留下了许多教诲。这些教诲告诉我们,知足常乐是人生的智慧。
  • 四句:“疏氏二大夫,解组辞荣禄。”描述了两位官员放弃高官厚禄,选择了简朴生活的故事。他们的选择启示我们,有时候,放下名利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安宁。
  • 五句:“今此富贵人,其欲何逐逐。”这句话批评了那些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力的人。他们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最终只会带来痛苦和空虚。
  • 尾声:“焉知欹器水,一满定倾覆。”这是对整个诗篇的总结。就像欹器(一种倾斜的容器)中的水一样,一旦装满就一定会溢出来。

易奇际的《感述》通过对鹪鹩、鼹鼠、孔子遗言等自然现象和社会人物的描写,表达了知足、放下的道理。这首诗不仅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后世读者的一种启示和警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