谔谔司谏,为帝喉舌。
棠彼晋陵,菟裘于越。
乃启闻孙,乃脂宦辙。
惟良吴会,以卜堂棁。

【注释】

青:指青色的绶带。

谔谔:直言的样子。

司谏:官名,掌纠察弹劾。

喉舌:喉舌,比喻喉舌。这里指朝廷。

棠:地名。

彼:代词,指晋陵。

菟裘:指越国,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乃启闻孙:启,打开。闻孙,指孙皓。

脂:润滑。

惟良:美善。

吴会:指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堂税:指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人,封乌程侯。因曾于府内筑土山起楼观,被后人称之堂税。

【赏析】

《自青》是一首讽喻诗,诗人以青为名,用青来象征正直、清廉、刚正不阿的志节。全诗通过讽刺权臣佞佛,抨击权臣贪财纳贿,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腐败的一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忧愤之情。

首句“谔谔司谏”直陈其事。诗人在诗中首先提到一位名叫朱滔的大臣,他是一位直言不讳的忠臣,敢于向皇帝进言,为皇帝出谋划策。然而,这位忠臣却被朝廷中的一些邪恶势力所排挤,最终被迫离开了朝廷。

诗人描述了朱滔离开后朝廷的状况。原来属于朱滔的官职都空了出来,而其他官员则争相拉拢关系,以求得高位。这种官场的腐败现象让诗人深感忧虑。

第三句“棠彼晋陵”,诗人转而描绘了另一位大臣孙皓的形象。孙皓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他曾经下令修建一座豪华的宫殿,并在其中安放了一只巨大的兔子雕像。然而,这只兔子雕像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反而引发了一场灾难。

第四句“乃启闻孙”,诗人继续描绘孙皓的故事。他因为贪图享乐和虚荣心太重,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这个故事让诗人深感痛心疾首,同时也激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最后一句“乃脂宦辙”,诗人用“脂”字来形容孙皓的官运亨通。然而,这种官运亨通并非建立在真正的功绩和才能之上,而是依赖于贿赂和权力交易。这种官场风气让诗人感到厌恶和愤怒。

这首诗通过对权臣佞佛、贪财纳贿等现象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黑暗腐败的一面。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和关切,以及自己的忧愤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