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勒绣缠鬃,天厩出真龙。
报恩苟得所,宁论剑戟锋。
是时元戎方首路,霜毛血溅仍驰骛。
将军抽矢前致词,愿言不忘射钩时。

【注释】

龙驹:指骏马。

玉勒、绣缠鬃:指用玉饰的缰绳和绣着花纹的马鬃。

真龙:指真正的龙,这里比喻马。

报恩:报答恩情。苟得所:如果能得到好处。论剑戟锋:以剑戟为武器。

首路:出发。霜毛:白色的鬓毛,这里用来指马。仍驰骛(wù):仍奔驰不止。

将军:指主将。抽矢前致词:抽出箭来向前方说话。愿言:希望这样说。射钩:指楚王杀臣子申包胥的故事。

射钩:春秋时楚国被吴国攻破,申包胥到秦国求救,秦哀公为他准备了酒食,他不肯吃,说:“我一定要为楚国报仇。”后来果然打败了吴军。事见《左传·宣公四年》。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画家朱德润为他的堂兄朱晞颜所绘的四幅画之一,题作“成祖四骏图”中的“其一”。此诗描写的是一匹马。诗中通过写这匹马出世后的种种表现,赞美了它的非凡品质和崇高精神。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它生来不凡,后四句写它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全诗语言简洁而含蓄,富有音乐性,读来朗朗入耳。

“玉勒绣缠鬃,天厩出真龙。”这是第一句,诗人开篇就写马,但并未直接写马的外貌,而是先写马的装饰。“玉勒”是马颈上系缰绳用的玉饰,“绣缠鬃”则是指马鬃上绣着花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马颈上有玉饰装饰,马鬃上还绣着花纹,它就像一匹天生的龙一样,从天厩里跑出来。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把马比作龙,生动地写出了这匹马的高贵身份,同时也表现出它出生不凡。

诗人又写道:“报恩苟得所,宁论剑戟锋。”这是第二句,也是对马的一种赞扬。这里的“报恩”二字,表达了它出生以来一直在为人们效力,为人们服务的精神。“苟得所”,即如果能够得到好待遇,它就会很高兴。“论剑戟锋”,则是说它不屑于用武器与人争斗,而是以自己的力量去战斗,去保卫主人。这里诗人通过这句话,赞美了马的品质:它不求名利富贵,只求能为主人效劳,这就是它的最大报恩。

第三句,“是时元戎方首路,霜毛血溅仍驰骛。”这是第三句,也是对马的一次具体描绘。这里的“元戎”指的是主将,“首路”即出征的意思。“霜毛”指的是马头上的白色毛发,“血溅”则是说战场上的激战非常激烈。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当时正有主将要踏上征途出征,这匹马头上的白毛沾满了鲜血,仍然奔跑不止。这里诗人通过对战场的具体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这匹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品质。

最后一句,“将军抽矢前致词,愿言不忘射钩时。”这是第四句,也是对马的一次赞美。这里的“将军”指的是主将,“抽矢前致词”则是说在战场上,主将曾拔出箭来向前方讲话。“愿言不忘射钩时”意思是说: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正是这匹马曾经救过楚王的恩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匹马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它的主人也一定不会忘记它曾经救过楚王的恩情。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却写得十分精彩。诗人通过对马的各种特点的描述,赞美了它非凡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也十分优美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