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澄慈性,风尘暗法颜。
诏从金殿出,袒挂紫衣还。
蜃气香浮刹,鳌身负宝山。
秦川天万里,何处是乡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赠竹庵师住补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一、第一句

诗句:”水月澄慈性”
译文:水面上月光清澈,照亮了慈心。
注释:水月——水中的月亮,形容清澈的水面映出了月光。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竹庵师的慈心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他内心的清净与宁静。

二、第二句

诗句:”风尘暗法颜”
译文:世俗的纷扰让佛法显得黯然失色。
注释:风尘——世俗的尘埃,指纷扰的世界。
赏析:这句表达了竹庵师面对尘世纷扰时的淡然态度,以及他对佛法的坚守。

三、第三句

诗句:”诏从金殿出”
译文:皇帝的命令让他离开朝廷,从金碧辉煌的宫廷走出。
注释:诏——皇帝的命令。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竹庵师被皇帝召见,但选择了离开朝廷,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或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

四、第四句

诗句:”袒挂紫衣还”
译文:他脱下华丽的紫衣回到家乡。
注释:袒挂——脱下并悬挂,表示卸下身份或地位的负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竹庵师放下身段,回归本真的情感,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五、第五句

诗句:”蜃气香浮刹”
译文:海市蜃楼般的幻境中飘浮着寺庙的香气。
注释:蜃气——传说中的海市蜃楼现象,这里用来形容佛教圣地的神秘氛围。
赏析:这句诗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寺庙的神圣和庄重。

六句

诗句:”鳌身负宝山”
译文:巨大的鳌鱼背负着金山。
注释:鳌——神话中的神兽,常与大海联系在一起。
赏析:这句诗通过想象丰富的动物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寓意着竹庵师对自然与佛法的领悟。

七、第八句

诗句:”秦川天万里,何处是乡关”
译文:遥望辽阔的秦川大地,哪里才是我心灵的故乡?
注释:秦川——泛指秦地,这里指的是广阔的中国大地。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竹庵师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知未来的迷茫和困惑。它反映了人在异乡漂泊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竹庵师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高洁品质、淡泊名利的心态以及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文化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