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行过断桥来,楼上银罂水上开。
白鸟数行犹似鹤,青山五月已无梅。
雨昏不辨丝千缕,湖绿浑疑酒一杯。
几欲题诗题未得,舍人元是谪仙才。
诗句释义:
- 笋舆行过断桥来,楼上银罂水上开。
笋舆:即小轿。行过:从过去走过。断桥:指杭州西湖的断桥。银罂:古时的一种器物,形状像罐子,里面盛满酒。水上开:在水上打开。
- 白鸟数行犹似鹤,青山五月已无梅。
白鸟:白色的鸟。几行:许多行。犹似鹤:好像白鹤。青山:青翠的山。五月:农历五月份。已无梅:没有梅花了。
- 雨昏不辨丝千缕,湖绿浑疑酒一杯。
雨昏:被雨打湿而变暗。不辨:分辨不出来。丝千缕:形容雨帘如千条细丝般垂挂。湖绿:湖水的颜色是绿色的。浑疑:模糊地看。酒一杯:一杯美酒的样子。
- 几欲题诗题未得,舍人元是谪仙才。
几欲:几乎要。题诗:写诗。题未得:还没有写出。舍人:诗人自称,李舍人。元:原本。谪仙才:有谪仙人般的才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李舍人在孤山草堂坐雨的情景,以及他的诗歌创作才能的诗。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
诗的第一句“笋舆行过断桥来,楼上银罂水上开”,用笋舆(小轿)和银罂(古代酒器)这两个意象,描绘了诗人走在断桥上的情景。笋舆小巧玲珑,行走在古朴的石桥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又优雅的感觉。而银罂则是古人用来装酒的器皿,它在水面上展开,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为全诗营造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意境。
诗的第二句“白鸟数行犹似鹤,青山五月已无梅”,则将读者带入了一片充满生机的景象中。白鸟在天空中飞翔,形态各异,它们的数量之多,仿佛形成了一行行列队整齐的队伍,宛如一群白鹤在翩翩起舞。而青山之上,五月已经过了花开的季节,连梅花也不见了踪影。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将鸟儿的欢快与春天的消逝、梅花的凋零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第三句“雨昏不辨丝千缕,湖绿浑疑酒一杯”,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受。雨水将大地打湿后变得阴暗不明,让人难以分辨出细微的景物;湖水的颜色如同一杯醇厚的美酒,清澈透明,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的描绘既富有诗意又富有画面感,使人仿佛看到了诗人所描绘的那个美妙的世界。
最后一句“几欲题诗题未得,舍人元是谪仙才”,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几乎想写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最终还是没有写出来;而李舍人原本就具有谪仙人般的才华,能够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既赞美了李舍人的才华横溢,又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李舍人在孤山草堂坐雨情景的描绘以及对他所创作诗歌的赞美,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情感丰富的艺术家的形象。同时,诗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