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板桥头听曲声,徐娘虽老尚多情。
门前车马无人问,自按《梁州》促柱筝。
【注释】
送项仲融游金陵三首:这是一首送别的诗。金陵,在今江苏南京。长板桥头:指金陵的北门桥。按:金陵北门桥是古时的交通要道。
徐娘:指年轻女子。多情:意指感情深厚。
梁州:即《梁州序》,为汉乐府曲名。
【赏析】
这首五律描写了送别项仲容时的情景,语言简练明快,形象生动。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从开头到“门前车马无人问”,写送别时双方的神态和环境。第二层从“自按《梁州》促柱筝”到结尾,写送别时项仲容演奏乐曲,自己则欣赏这一场面。最后一层写诗人的感受,抒发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长板桥头听曲声”,点出送别的地点。长板桥是南北向的道路。“听曲声”三字,既写出了送别时两人伫立桥头聆听音乐的情景,也暗示了项仲容年事已高、尚能弹琴,从而突出了诗人送行的心情。“长板桥头”是金陵城的北门桥。此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听曲声”三字,既写出了送别时两人伫立桥头聆听音乐的情景。也暗示了项仲容年事已高、尚能弹琴,从而突出了诗人送行的心情。
“徐娘虽老尚多情”二句,是说送别之时,虽然对方已非当年少妇,但仍然情意深长。“虽”、“尚”、“虽”等词的运用,使诗句显得更加委婉有致。这两句诗以“徐娘”喻人,言其虽年老色衰,但仍有情意绵绵之意;用“犹多情”四字加以形容,更显出她的多情。而“多情”,正是诗人对她最美好的祝愿。
“门前车马无人问”二句,是说送别之后,自己独自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弹奏《梁州》曲子,便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感,忍不住停下脚步去观看。“门外”指送别之处。“无人问”三字,说明当时没有别人在场,因而没有人询问,更衬托出弹奏《梁州》的人身份高贵。“自按”,指自己弹奏。“促柱筝”,指弹奏筝。这两句诗通过“无人问”、“自按”、“促柱筝”等词语的运用,写出了送别时双方的神态和周围环境。
最后一句“自按《梁州》促柱筝”是本诗的主旨所在。作者把送别和听歌结合起来写,既表现了送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善于抓住人物的动态进行描摹,二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如“徐娘虽老”一句,既写出了“徐娘”的年龄、身份,又表现了她的多情、美丽;“门前车马无人问”一句,既写出了当时没有其他人在场,又烘托出了送别时的环境气氛;“自按”二字,写出了送别时自己的心情,同时与下文“促柱筝”相呼应,表明自己是在听到别人的弹奏后才停下来的;“促柱筝”三字,既表明了筝调急促,又写出了弹奏者的身份高贵,同时还与上文的“无人问”相照应,表明弹奏者并不是一般人。总之,这首诗写得简洁明快而又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