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处迷人代,兹山尚姓焦。
上头仍栋宇,到眼忽云霄。
树色南徐近,江声北岸遥。
衣冠留洞壑,不必访松寥。

【解析】

此诗写焦山,以“触处迷人代”总领全篇。焦山,在今江苏南京南郊。诗人登上焦山,触目所见,处处迷人,不禁赞叹不已:这还是一座姓焦的山吗?接着又写到山上仍有不少楼台殿阁,直插云霄,令人目不暇接;而山下,树色苍翠,江声潺潺,一派清幽宁静的景象。诗人最后写道:这里留有衣冠文物,何必到松寥山去寻找呢?这是诗人登焦山后发出的感慨。

译文:

到处都迷人的地方,还是这座叫焦山的地方,上头依然有楼宇高阁、亭台楼阁,到眼帘忽然间云烟飘渺。树木色彩与南方的徐霞客近,江水声音与北岸遥遥相望。衣冠文物留在这里,不必到松寥山去寻找。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历焦山后所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联“触处迷人代,兹山尚姓焦”两句,写景兼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焦山的赞赏之情。首句点明诗人来到焦山,处处景色撩人,惹人陶醉,使人忘情于这迷人的美景之中。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写诗人登焦山,看到山上仍然有许多楼台殿阁,让人感到新奇有趣,不由得感叹道:这座山还姓焦呀!诗人用一个“尚”字来表达自己对焦山的喜爱之情,既简洁又生动有力。

颔联“上头仍栋宇,到眼忽云霄。”两句,描写了诗人登高远眺,看到的景色。“仍”,表示“还”。从这两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看到的是层层叠叠的楼台,仿佛直冲云霄。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描绘出了他所看到的景色,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颈联“树色南徐近,江声北岸遥”。两句,描写了诗人眺望远方时所见到的景色。“近”,靠近。“遥”,遥远。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远处的树木色彩与南方的徐霞客相近,江水的声音与北岸相隔较远。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把读者带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前。

尾联“衣冠留洞壑,不必访松寥。”两句,抒发了诗人对焦山的感情。诗人通过对这两座名山的赞美,表达了对焦山的喜爱之情。他认为,焦山和松寥山都是值得人们游览的地方,没有必要再去其他地方寻找它们。尾联中的“衣冠”,指文人学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这里留有衣冠文物,不必到松寥山去寻找。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美好的视觉感受和文化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