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之日,子规惊梦魂。
天高吾不问,春去汝何言。
口血腥花气,关河阻剑门。
此方多挟弹,未可恃君恩。
【注释】
闻子规:听到杜鹃鸟的叫声。
子规:传说中杜鹃鸟名,鸣声凄苦,古人认为杜鹃啼时,多是其子被猎人所杀,故以“子规”为名。
惊梦魂:惊醒了梦魂。
天高吾不问,春去汝何言:天空很高我不去问,春天去了你说什么。
口血腥花气,关河阻剑门:杜鹃嘴里喷出的血腥味,挡住了关河和剑门。
此方多挟弹,未可恃君恩:《新唐书》记载,李白曾在蜀中作《上皇西巡歌》十首,其中一首说:“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首诗就是李白在蜀中的代表作。诗中用“此方”指蜀地,说蜀地多有带箭的人,而自己却无法凭借君恩,不能像他们一样驰骋疆场。
赏析:
此词为作者晚年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思及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上片写景起势。“闻子规”一句点明了时节、地点。此时正是四月三日,正值杜鹃花开之时,而在这美好的景色中,却传来了杜鹃的哀鸣之声,使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不由得惊醒了梦魂。“天高吾不问”,诗人感叹自己身处高处,却无心过问朝廷政事;“春去汝何言”,诗人又感叹春天已经过去,但自己仍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徒自悲伤而已。
下片抒写感慨。“口血腥花气,关河阻剑门”,诗人通过描写杜鹃鸟口中吐露的血腥味,以及关河和剑门的阻隔,来表达自己无法实现报国之志的无奈与悲哀;“此方多挟弹”一句则表达了自己在蜀地的处境,虽然身边有很多人都像自己一样怀有报国之志,但自己却不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效力。“未可恃君恩”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一种悲观预测,他认为自己无法凭借皇帝的恩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整首词通过对杜鹃叫声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命运的忧虑之情。全词构思独特,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