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后兴,应龙翔,驾天驷,乘飞黄。
回头看紫燕,顾影失超光。
君王神武古来少,万里烟尘一剑扫。
马蹄蹴处山为摧,何论陈晖与平保。
扬鞭渡淮淮水清,金陵父老壶浆迎。
从此华阳休骏足,山河重整泰阶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送李侍御赴安西》。全诗可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四句,共十句。第一部分描述了文皇帝的四骏图,第二部分以黄马为题,描绘了文皇帝的四骏图,第三部分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
首句“轩后兴,应龙翔,驾天驷,乘飞黄。”描述了文皇帝的威武和力量。轩后,即轩辕氏,黄帝的后代;应龙,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威严与权力。天驷、飞黄,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马,它们象征着高贵和尊贵。这些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展现了文皇帝的威武形象。
次句“回头看紫燕,顾影失超光。”描绘了文皇帝的英姿飒爽。紫燕,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气息。顾影失超光,形容文皇帝的目光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令人瞩目。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文皇帝英勇无畏的形象的赞美。
接下来两句“君王神武古来少,万里烟尘一剑扫。”强调了文皇帝的英雄气概和功绩。这句话中,“君王”指的是文皇帝,“神武”表示其英勇无比,“万里烟尘”指代边疆的战乱和纷争,“一剑扫”则意味着文皇帝用一剑之力就能平定天下。这两句表达了对文皇帝的敬仰和赞赏。
最后两句“马蹄蹴处山为摧,何论陈晖与平保。”描绘了文皇帝征战的场景,展现了其英勇无敌的形象。马蹄蹴处,意味着文皇帝所到之处,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山也被踏得粉碎。陈晖、平保,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两位将领的名字,他们都是文皇帝手下的杰出将领,但在这里却被用来比喻文皇帝的勇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皇帝征战场景的赞美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文皇帝四骏图的描述,展现了其英勇无敌的形象和豪迈气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希望他能够像文皇帝一样成为国家的英雄,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