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碑临积水,折竹杖危坡。
不向山中住,宁知幽处多。
雪埋孤衲笠,风乱老渔蓑。
荒率存真意,余心不厌过。
译文:
摩挲着石碑靠近积水,折断竹杖攀登险坡。
不往山中居住,怎能知道幽静的地方多。
雪埋孤衲笠,风吹乱老渔蓑。
荒率存真意,余心不厌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的首两句“摩碑临积水,折竹杖危坡”,描绘了作者在焦山摩挲石碑和攀爬险陡山坡的情景。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石碑显得仿佛有生命一般,而“危坡”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山路的陡峭险峻。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焦山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诗的第三句“不向山中住,宁知幽处多”,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里,“山中”指的是隐逸之所,“幽处”则是指那些远离尘嚣、幽静美好的地方。作者认为只有真正去过山中生活的人,才能够明白那里的美好和宁静,因此他并不选择隐居山林,而是选择继续在世间行走,去发现更多的美好和真理。这一观点虽然有些与众不同,但却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诗的后四句“雪埋孤衲笠,风乱老渔蓑”,描绘了作者在雪中行走和捕鱼的场景。这里的“雪埋孤衲笠”形容了作者在雪地中行走时,身上被积雪覆盖的情景;而“风乱老渔蓑”则描述了作者在捕鱼时,被风吹乱渔网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
最后一句“荒率存真意,余心不厌过”,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理解和感悟。这里的“荒率”是指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而“存真意”则是指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真实。作者认为,只有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能够保持这种态度,才能够真正地体验到生活的真谛和价值。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旅行中的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这首诗既有艺术美感,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