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纵登临目,苍茫太宇空。
断山浮潋滟,削壁判鸿蒙。
地撼蛟龙斗,潮争鼓角雄。
凭高独舒啸,宛在水晶宫。
铜鼓岭观海寄贺明府 其二
一纵登临目,苍茫太宇空。
断山浮潋滟,削壁判鸿蒙。
地撼蛟龙斗,潮争鼓角雄。
凭高独舒啸,宛在水晶宫。
注释:
- 一纵登临目,苍茫太宇空:形容站在高处放眼望去,视野开阔,天地间显得空旷无际。
- 断山浮潋滟,削壁判鸿蒙:形容山峰断裂,水面波光粼粼,仿佛将大地分割成两个世界。
- 地撼蛟龙斗,潮争鼓角雄:形容大地因地震或海啸而剧烈震动,如同蛟龙争斗般激烈,潮水声震耳欲聋,如同战鼓般雄壮。
- 凭高独舒啸,宛在水晶宫:形容在高处独自放声长啸,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殿之中,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铜鼓岭观海时所见的景象。诗人以“一纵登临目”开篇,形象地表达了他站在高处俯瞰远方时的豪迈心情。接着,“苍茫太宇空”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无边无际的天空和大地之间的广阔景象。
“断山浮潋滟,削壁判鸿蒙”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铜鼓岭独特的自然景色。山峰断裂、水面波光粼粼,仿佛将大地分割成两个不同的世界,让人感到震撼不已。这里的“潋滟”和“鸿蒙”都是形容海面波光闪烁、浩渺无垠的景象,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最后两句“地撼蛟龙斗,潮争鼓角雄”,则进一步渲染了大海的气势和活力。大地因地震或海啸而剧烈震动,仿佛蛟龙在争斗;潮水声震耳欲聋,如同战鼓般雄壮激昂。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震撼人心。
尾句“凭高独舒啸,宛在水晶宫”更是点睛之笔,诗人通过独自放声长啸,表达了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与和谐。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