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河山已改移,五株犹冒受封时。
昂藏似愧虚名污,贻笑商岩四紫芝。
【注释】:
①二世:指汉献帝刘协。河山:借指东汉王朝。改移:更替。五株:五棵松。冒受封时:冒名接受封地。昂藏:形容人身材高大。虚名污:徒有虚名。商岩:即商鉴,比喻明君能以身作则。
【赏析】:
此诗写于唐末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之后,诗人因避难而入蜀,曾到成都拜访严武,并作《题严大夫别业》一诗。这首诗是其中第三首。诗人用松树来比喻自己,表达了他不愿随波逐流、不慕名利的思想。
“二世河山已改移”,开篇即点出时代更迭,山河易主。这不仅仅是对现实政治的感慨,更蕴含着对历史变迁中人性和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这里的“河山”并非实指,而是暗喻东汉王朝的覆灭与更迭。诗人通过这一象征,表达了对世事沧桑、人事更迭的无奈与感慨。
“五株犹冒受封时”,诗人以五棵松为例,指出虽然朝代已经更迭,但那些曾经受到皇帝封赏的树木依然傲然挺立。这里既赞美了松树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也暗示了那些在乱世中依然保持节操的人。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对那些能够坚守原则、不为权势所动的士人更加敬佩。
“昂藏似愧虚名污”,诗人自比松树,表示自己虽然高大挺拔,但因名声受损而感到羞愧。这里的“虚名污”指的是由于自己的高洁品质而被世人误解或贬低。诗人的这种自我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清高品格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世俗偏见的一种批判。
“贻笑商岩四紫芝”,诗人以商鉴自比,表示希望像商鉴一样以身作则,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这里的“四紫芝”指的是历史上四位贤明君主,他们因德高望重而被人称为“商鉴”。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些贤君一样,为世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朝代更迭、人格节操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诗人以松树自比,表达了不愿随波逐流、不慕名利的思想;同时,通过自省和自勉,展现了自己清高的品质和追求真理的决心。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追求,更是对整个时代的反思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