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震噫气,不能号无窍。
天游非六凿,自得形神妙。
吾观水月翁,苍髯带白帽。
人言数百岁,岂有他缪巧。
嗔骂作佛事,座供弥勒笑。
一笑与一嗔,如幻何足道。
中含狮子声,原本在忠孝。
人种不可失,苦来尘俗闹。
纷纷蜉与蚁,辄以功名嬲。
师非卜筮伦,妄问或妄告。
嗟哉婆心切,儿童只狂跳。
同床各异梦,舌敝津亦耗。
何如苏门老,对客唯长啸。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概括作品的主题。答题时既要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又要关注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大块震噫气”意为:大地在怒吼,气势如雷。“不能号无窍”意为:大地不能发出声音,因为大地有无数个孔洞。“天游非六凿,自得形神妙”意为:天空遨游不是靠六凿(即指人的五官),而能自得其乐,神妙难言。“吾观水月翁,苍髯带白帽”意为:我看着这位名叫水月的僧人,他苍髯白发,胡须长到白帽子边。“人言数百岁,岂有他缪巧。”意为:人们说他活了数百年,怎么没有其他巧妙之处?“嗔骂作佛事,座供弥勒笑”意为:他用怒骂来做佛事,让弥勒佛笑。“一笑与一嗔,如幻何足道”意为:一笑一怒,如梦幻一般,有什么值得道的呢?“中含狮子声,原本在忠孝”意为:心中充满狮子吼的声音,本来是出于忠诚和孝道。“人种不可失,苦来尘俗闹”意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要被红尘俗事所困扰。“纷纷蜉与蚁,辄以功名嬲”意为:那些像蜉蝣和蚂蚁般的众生,总是为了功名利禄而烦恼。“师非卜筮伦,妄问或妄告”意为:这位大师不是占卜算命的人,他只是随意问问你,你也随便回答他。“嗟哉婆心切,儿童只狂跳”意为:唉,这位大师的心太急切,以至于让孩子们只是狂笑。“同床各异梦,舌敝津亦耗”意为:虽然他们睡在一起却做着各自不同的梦,连舌头都磨损了。“何如苏门老,对客唯长啸”意为:相比之下,不如那位苏东坡先生,面对客人只是长啸。
【答案】
译文:
大地上怒吼,气势如雷,但无法发出声音,因为它有许多孔洞;天空遨游不是靠五官,而是凭借自己的神妙;我看到了那位叫水月的僧人,他苍髯白发,胡须长到白帽子边;人们说他活了数百年,怎么没有其他巧妙之处?用怒骂来做佛事,让弥勒佛笑;一笑一怒,如梦幻一般,有什么值得道的呢?心中充满狮子吼的声音,本来是出于忠诚和孝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要被红尘俗事所困扰;那些像蜉蝣和蚂蚁般的众生,总是为了功名利禄而烦恼;这位大师不是占卜算命的人,他只是随意问问你,你也随便回答他;唉,这位大师的心太急切,以至于让孩子们只是狂笑;虽然他们睡在一起却做着各自不同的梦,连舌头都磨损了;相比之下,不如那位苏东坡先生,面对客人只是长啸。赏析:
这是一首咏僧之作,诗人在赞美水月禅师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水月禅师是位高僧,他看破红尘,不追求名利,只是默默地做着他的事情。他的这种态度和行为,让人想起了古代的一些文人雅士。他们也是高洁的,他们的一生都在追逐名利,但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他们的一生都是痛苦的,他们的生活也是枯燥的。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痛苦中找到了乐趣,他们在枯燥中发现了诗意。因此,这首诗是对水月禅师的赞美,同时也是对那些在世俗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们的一种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