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壑浑无地,凌虚别有天。
谁能身似鹤,纵步入苍烟。
【注释】
跨壑浑无地:跨过山沟,看不到地面。
凌虚别有天:凌空高飞,别有一片天地。
谁能身似鹤,纵步入苍烟:谁能像仙鹤一样,飘然凌空而入云烟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石梁洞的奇景。首句写“跨壑”时不见地面,第二句写凌空高飞,别有天地,第三句写身如仙人,可以飘入云烟中,最后一句写身在云烟之中,仿佛身临仙境了。全诗以奇特的想象,描绘出了石梁洞那迷人的美景,令人神往。
跨壑浑无地,凌虚别有天。
谁能身似鹤,纵步入苍烟。
【注释】
跨壑浑无地:跨过山沟,看不到地面。
凌虚别有天:凌空高飞,别有一片天地。
谁能身似鹤,纵步入苍烟:谁能像仙鹤一样,飘然凌空而入云烟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石梁洞的奇景。首句写“跨壑”时不见地面,第二句写凌空高飞,别有天地,第三句写身如仙人,可以飘入云烟中,最后一句写身在云烟之中,仿佛身临仙境了。全诗以奇特的想象,描绘出了石梁洞那迷人的美景,令人神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点苍山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注释: 第一段 - 诗意:点苍山高耸入云,山峰连绵不绝,宛如十九把弓挂在天空。 - 译文:点苍山高耸入云,山连着峰,就像十九把箭挂在天上。 - 注释:点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因山上有苍山洱海而得名。"高耸入云"形容山势高峻。"连峰十九如挂弓"描绘了山的连绵不断,形象地比喻为悬挂在空中的弓弦。 - 赏析
诗句 泰岱山头一片石,影落沧溟浸空碧。 鸟道扪星十八盘,峭壁回飙四万尺。 鸡鸣赤日升扶桑,日观峰高海水黄。 徂徕梁父倒地伏,咫尺颢气摩穹苍。 金书玉匣秋烟里,七十二君呼不起。 长剑峨冠跨赤螭,梁园之客石城子。 振衣绝顶须眉开,吴越周秦何壮哉。 把酒问天天不语,罡风飒飒天门回。 乘风独噀去东极,化作蜃市成楼台。 老蛟奔走骊龙怒,珠光吐射三峰摧。 夫君挥手招八表,明月转向青天来。 蓬瀛明灭不可睹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段:游桃源 - 刘阮相将出洞天:指诗人想象中的两位主人公(刘阮)一起进入了一个神仙的洞天之中。 - 转盼埋苍烟:转身一瞥间,只见苍烟弥漫,仿佛被埋藏于烟雾之中。 - 花开花落谁为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第二段:我亦天台采芝客 - 我亦天台:我也如同天台之上的仙人一样,追求着仙草。 - 采芝客:比喻自己像是一位在天台采集仙草的仙人。
诗句解释 1. 天罡随地化为石,招摇夜浸寒潭碧。 - “天罡”指的是北斗七星的排列,这里比喻为天空中的星星。 - “化为石”意味着这些星星在地球上化作坚硬的石头。 - “招摇”是北斗七星之一,通常代表北极星,象征着引导和方向。 - “夜浸寒潭碧”描述的是夜晚时分,星星在寒澈的潭水映照下显得格外璀璨。 2. 蛟龙抱珠窟底眠,惊起风雷撼广泽。 - 这里的“蛟龙”暗喻北斗七星,因为它们的形状像龙
君不见,宇宙中有三十六个洞天。元都仙伯纷相逐。 乾坤溟涬初判时,巨灵攫取私南服。 玉笥委羽不足奇,亦有盖竹台南岿。 香炉峰高元鹤舞,天门路狭罡风吹。 洞天日月无终始,谁其治之商丘子。 忽闻大块飞劫灰,谪向人间作仙史。 乞得天孙云锦章,来时狭之下大荒。 宝光不减俗缘浅,一入长安鬓已苍。 黄金台下春风改,沧桑几变仙长在。 五斗何烦役世尘,扁舟却自还东海。 乡里小儿夸锦衣,谁为我贵知者稀。
【注释】 ①九鼎:古代传说中夏禹铸造的九座大山。 ②君家:您家。 ③三峨:指衡山。 ④九疑:在今湖南永州境内,相传为舜葬处。 ⑤白云尽入苍梧里,就中九鼎亦巑岏:指九嶷山(今湖南江华县西南)。 ⑥五云:指五岭。 ⑦朅来:归来。正阳:地名。 ⑧白衣:指隐士。望断:望到天边。黄花老:黄花凋零。落落:高傲的样子。长松翠色寒:长松依旧青翠。 ⑨疏棂朗月照清夜,大壑噫气抟林端:形容山水之景。
这首诗的标题是《游金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金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 一拳石:形容石头小而有力。 杳然天宇涵:指山峦隐没在天空之中,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朱甍(méng):红色的屋脊。 连万瓦:形容屋顶上覆盖着大量的瓦片。 梵宇俯澄湍:形容寺庙在清澈湍急的水流旁,宁静庄严。 海月开夕霁:指海上的月亮在傍晚的天气中出现。
白岳东天门 东南有名岳,沿流探其胜。 丹崖挹晓氛,紫霞落飞磴。 海天一望平,松涛逗清听。 行行上天门,一窦开石径。 忽然见楼台,金碧相纬经。 楼高不知暑,云归常昼暝。 缥缈楼中人,焚香击清磬。 諵諵读黄老,适与雅意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白岳东天门的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的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人从东南方向出发,沿着河流探索白岳的美景。这里的“东南”指的是地理方位
【诗句释义】 五老峰:指华山的东峰,又称“太华”,是华山最高大的主峰。 真宰无终秘:真宰是指道家所说的天地自然法则,无终秘就是深奥不可知的秘密。 灵山开左掖:灵山是指道教所说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开左掖就是开辟出左边的侧门。 石池函玉髓:石池是指华山上的一个水池,函玉髓就是蕴藏着像玉石一样的精华。 颠崖倚千尺:颠崖是指陡峭的高崖,倚千尺就是高耸入云。 寒雨昼常飞,明星夜可摘:寒雨指的是冷雨
冬日真阳道中 悲风黄叶落,哀思何翩翩。 振衣起中庭,明月堕我前。 马蹄冻欲裂,野火烧不然。 僮仆忍朝饥,历磴多苦颠。 行行过廛市,莫莫经回川。 驱车曰未息,失路何当旋。 注释: 1. 冬日真阳道中:冬天的阳光照耀着道路,诗人走在其中。 2. 悲风黄叶落:悲凉的风和黄叶飘落。 3. 哀思何翩翩:深深的思念如风一般飘散。 4. 振衣起中庭:振衣而起,站在院子里。 5. 明月堕我前
【注释】岩:山石。息机:佛教语,指悟道后不再追求名利,不再与世争竞的意思。“息机”即“息心”或“息念”。息机、息念,都是佛家用语。息机、息念是佛教术语,出自佛教经籍的典故。 【赏析】此为禅僧自述其隐逸的生活。苔衣深没胫,一定不知年。“苔衣”句意谓岩石上长了厚厚的苔藓,把脚都盖住了,所以不知道有多少年了,这是写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茫茫无始前。“息机”两句,意思是说
昆明泛舟宿太华山缥缈楼 登上山顶临水而居,为何要留连不舍。 蓼花白苹青草绿,暮色中起我愁绪。 万顷波涛声入耳,木末行舟; 千寻山峰倚近池,头上月游。 石鲸不见秋风动,金马来追夜月游。 何限乾坤萧瑟意,依然缥缈一飞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登高远望,看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便留下欣赏,但心中却有难言的愁绪。“蓼白蘋青起暮愁”一句,点明题旨。 “万顷涛声行木末,千寻岳色倚池头
这首诗是关于峄山的。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第1行:"何来鬼斧掷奇踪,独睨青天傲岱宗。" - 何来鬼斧掷奇踪:意为这是怎样的自然力量能够创造出如此奇异的景象? - 独睨青天傲岱宗:表示站在峄山之巅,俯瞰着广阔的天空,展现出一种傲视群雄的姿态,仿佛要与泰山(岱宗)一决高下。 第2行:"夜雨孤祠留禹迹,秋霜断碣觅秦封。" - 夜雨孤祠留禹迹:夜晚的细雨中,祠堂的遗迹依然清晰可见
注释: 万绿交织,笼罩着野外的烟雾;江南五月,天气半晴。 双双燕子飞向人群,引得新雏掠过水边。 译文: 万片绿叶交织在一起,笼罩在田野上空的烟雾中;江南五月,天气半晴。 双双燕子飞向人群,引得新雏掠过水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万绿交织,笼罩着野外的烟雾”,描绘了一幅浓绿密布
【注释】种竹:种植竹子。移花:移栽花卉。庭:院落,庭院。石室:指隐居之所或书斋。其二:第二首。 【赏析】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时在王将军石室的读书处,作者自号“白云居士”。 首句“种竹移花欲满庭”,写种竹移花以满庭院,意在表明自己志趣高洁。种竹移花,本是一种雅事,而此处用以表达自己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高斋雨过万山青”一句,写诗人雨后登览万山之景,见群峰苍翠,山色空蒙
冬日真阳道中 悲风黄叶落,哀思何翩翩。 振衣起中庭,明月堕我前。 马蹄冻欲裂,野火烧不然。 僮仆忍朝饥,历磴多苦颠。 行行过廛市,莫莫经回川。 驱车曰未息,失路何当旋。 注释: 1. 冬日真阳道中:冬天的阳光照耀着道路,诗人走在其中。 2. 悲风黄叶落:悲凉的风和黄叶飘落。 3. 哀思何翩翩:深深的思念如风一般飘散。 4. 振衣起中庭:振衣而起,站在院子里。 5. 明月堕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