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田高与稻田齐。
野井蝼蛄彻夜啼。
若个竹枝声最苦,那儿桥北赵园西。
《西湖竹枝词其二》是元代诗人李元圭创作的一首古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色和生动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接下来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首句“菱田高与稻田齐”:描述了菱田与稻田接壤的情景,菱田比稻田更高。这句诗描绘了农田之间的界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关系。菱田与稻田的接壤,不仅展示了农耕文化的丰富性,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第二句“野井蝼蛄彻夜啼”:野井中传出蝼蛄的鸣叫声,直至天明。这句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蝼蛄的鸣叫不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它为夜晚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 第三句“若个竹枝声最苦”:询问谁的竹枝声最为悲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声音的感受,竹枝声的高低起伏,如同人的情感一般。诗人通过对竹枝声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 第四句“那儿桥北赵园西”:在桥北面、赵园西侧的地方。这句诗描绘了具体的位置,桥北赵园的西侧,这个位置可能是诗人经常活动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喜欢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