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壶与圆峤,相去无黍米。
星河流其间,日月荡其里。
孤游忘岁月,奇璨争纷诡。
调良驾河车,六龙就方轨。
补天西北倾,奠地东南委。
清虚非久居,沈沦安足纪。
注释:
- 方壶:即方壶山,在今山西晋城市。圆峤:即圆峤山,在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北。无黍米:指距离非常近。
- 星河流其间:指银河从两座山峰之间流过,如同河水一般。日月荡其里:指太阳和月亮在山上运行。
- 孤游忘岁月:独自游览忘记了时间。奇璨争纷诡:奇特的景色相互映衬,纷繁多变。调良驾河车,六龙就方轨:用精良的车驾载运河车,六条巨龙顺着正方向前进。
- 补天西北倾:指神话传说中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事迹。奠地东南委:指大禹治水时,用黄土堆高为九州之基。
- 清虚非久居:形容宇宙空间是清静虚旷的,不是可以久留的。沈沦安足纪:指人沉沦于世间,不值得记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以拟人化手法,描绘了方壶、圆峤二座名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间世事的感慨。
首句“方壶与圆峤”,描写了两座名山的雄伟壮观,形象生动。次句“相去无黍米”,则进一步衬托了两座山之间的距离之近,仿佛触手可及。第三句“星河流其间,日月荡其里”,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银河比作一条流淌在两座山峰之间的河流,而太阳和月亮则在山上运行,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第四句“孤游忘岁月”,表达了诗人独自游览时的心境。最后两句“调良驾河车,六龙就方轨”、“补天西北倾,奠地东南委”,则是借用神话传说中女娲和大禹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于人类历史和自然现象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历史的变迁和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