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长低田病上身,变将旧业别乡邻。
谋生且莫夸奇货,章甫何劳适越人。
【注释】
宋人咏:指宋朝的诗人或诗篇。
苗长低田(dī tián):形容庄稼长得高矮不齐,低洼的田地里作物生长不好。
病上身:这里用典自《左传.隐公四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平王封之于祝融,故楚丘是也。”后来以“病上身”比喻处境困难。
变将旧业别乡邻:改变原有的产业,离开家乡的人。
章甫:古代的一种头巾,此处借指古代的帽子。
何劳适越人:何必要去越国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描写了稻苗和农民之后,又写到帽匠和帽子,最后发出感慨。
前两句写稻苗和农民。首句“苗长低田病上身”,意谓稻苗长得不高,低洼的田地里作物生长不好。“病上身”,用典自《左传·隐公四年》:“……故楚丘是也。……平王封之于祝融,故楚丘也。……平王封之于祝融,故楚丘也。”后来人们常用“病上身”比喻处境困难的意思。后一句“变将旧业别乡邻”,则表明帽匠已改变了他的旧业,离开了家乡。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诗人通过这两句,既写了帽匠的不幸遭遇,又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后两句写帽匠和帽子。“谋生且莫夸奇货”,意思是说帽匠谋生不要夸耀他制造的奇特的帽子。“章甫何劳适越人”,“章甫”是古代的帽子,“越人”即越国的百姓。诗人在这里以章甫比帽子,越人比劳动人民。帽子虽然制作精巧,但并不用来装东西,而是用来戴的。帽子再好看,也不能代替劳动者创造的粮食。所以帽匠不要夸耀他制作的帽子,因为帽子再好,也不能装粮食。
最后两句“章甫何劳适越人”,意思是说章甫这样的帽子,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呢?“何必要去越国呢?”诗人在这里以章甫比帽子,越人比劳动人民,并发出了感叹,指出帽子再好,也不能代替劳动者创造的粮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这首诗采用了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诗人通过描绘帽匠的不幸遭遇和他所制作的帽子,以及帽匠和帽匠所制的帽子与劳动人民的对比,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