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岱岳倚苍穹,百转丹梯一线通。
吐纳风云天上下,周回日月地西东。
青童驾鹤归灵府,玉女鞭龙起帝宫。
万里壮游谁复羡,直从太始问鸿蒙。
诗句
登岱
崔嵬岱岳倚苍穹,百转丹梯一线通。
吐纳风云天上下,周回日月地西东。
青童驾鹤归灵府,玉女鞭龙起帝宫。
万里壮游谁复羡,直从太始问鸿蒙。
译文
登上了泰山(岱岳),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宛如倚靠在苍穹之上。
经过九曲十八弯的登山栈道,终于来到了山巅,仿佛只有一线之隔。
在天地之间吐纳呼吸,感受着风云变幻;俯瞰大地,周环四野,时见日月星辰。
青童骑着仙鹤返回到了仙境,玉女挥动手中的神鞭驱赶着巨龙,一同前往帝宫。
我万里远游,谁能再羡慕这样的壮举?我直接从太初时代询问鸿蒙。
注释
- 崔嵬:形容山峰高大而雄伟。
- 苍穹:天空,也泛指宇宙。
- 丹梯:传说中的仙人所走的神仙阶梯。
- 吐纳:吸入和呼出,这里指呼吸、吐故纳新。
- 风云:指天气变化,风云际会。
- 周回:四周环绕。
- 青童:道教中的一种仙人形象,传说能骑神兽飞升。
- 玉女:道教中的一种女神形象,通常与神话中的仙女相联系。
- 鞭:挥动,驱赶。
- 太始:古代对宇宙起源的一种描述,这里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太初”或“太初时代”。
- 鸿蒙:原始、无始的状态,这里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元气”或“无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泰山壮丽景象和攀登过程的诗作。诗人以“崔嵬岱岳倚苍穹”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高耸入云和宏伟壮观,给人以震撼之感。接着,诗人通过“百转丹梯一线通”和“吐纳风云天上下”两句,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诗人又巧妙地运用了道教中的神仙形象,如“青童驾鹤”、“玉女鞭龙”,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
诗人以“万里壮游谁复羡”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认为自己的壮游无人能及,并直接从太初时代询问鸿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哲学境界。整首诗既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又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充满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