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分僧舍,悠然生远心。
松云春径晦,花雨夜堂深。
露下银河白,山空玉宇沉。
三年匡阜月,曾记宿东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玉泉寺》之一,共两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一榻分僧舍,悠然生远心。
松云春径晦,花雨夜堂深。
露下银河白,山空玉宇沉。
三年匡阜月,曾记宿东林。
注释:
- 一榻分僧舍:指寺庙中和尚们各自占据的房间或床位。
- 悠然生远心:形容心情宁静,思绪飞扬,仿佛置身于遥远的世界。
- 松云春径晦:春天的松树与云雾缭绕的小径显得模糊不清。
- 花雨夜堂深:夜晚花雨纷纷落下,使得寺庙的大厅显得幽深而静谧。
- 露下银河白:清晨露水如银河一般晶莹剔透。
- 山空玉宇沉:山间空旷,玉宇(佛塔)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 三年匡阜月:指的是三年前在安徽匡庐(今江西庐山)度过的明月之夜。
- 曾记宿东林:曾经记得在东林寺住宿时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自然景观和禅意氛围。通过“一榻”、“松云”、“花雨”等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远离尘嚣的感觉。诗中的“悠然生远心”更是将观者带入一个宁静深远的境界中,让人不禁产生遐想。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诗中所表达的禅意和对自然的感悟也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特点。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李白将这种情感融入诗中,使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