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复奚须,守蠹简、皇皇谋食。
应问我、于今谁是,救时之急。
科自拔人曾得五,文章用世聊知一。
待并将、盘错付他年,嗟无及。
正直者,徒存笔。
高明者,还亡室。
苟行藏详审,岂辞终逸。
原宪谓贫非是病,向平读损何如益。
任南山北、与北山南,堪栖息。
满江红 漫吟(壬午)亦复奚须,守蠹简、皇皇谋食。
应问我、于今谁是,救时之急。
科自拔人曾得五,文章用世聊知一。
待并将、盘错付他年,嗟无及。
正直者,徒存笔。
高明者,还亡室。
苟行藏详审,岂辞终逸。
原宪谓贫非是病,向平读损何如益。
任南山北、与北山南,堪栖息。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漫吟:随意地吟咏诗词。
亦复奚须:也用不着什么特别的东西。奚(xī),同“嘻”,发语词。须,需要。
守:持守、操守。
蠹简:比喻不中用的书。
皇皇:忧心忡忡的样子。
于今谁是:如今谁是?
救时之急:挽救国家危机的紧急任务。
科自拔人:能摆脱困境的人。科,通“科”字的本义“科斗”,指古文字中的笔画。这里指摆脱困境。
文章用世:以文为用世之道。
将:携带、带。
盘错:曲折迂回,绕圈子。
付他年:留给后人。
嗟(jiē)无及:叹惜来不及了。嗟,感叹语气词。
直(zhí)正者:正直的人。
徒存笔:白白地保存着笔墨。
高明者:聪明才智高超的人。
亡:失去,丧失。
苟行藏:如果行动和藏身。
详审:详细审慎地考虑。
岂辞终逸:难道可以推辞终生安逸吗?
原宪: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称他为“贤哉回也”。贫而无志,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向平:即向栩,字子产,春秋时鲁国漆邑人。孔子称其“鄙夫可与事君”。
任南山北、与北山南:任凭自己处于何处,都能像南山一样安然处世。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所作,是作者在闲居上饶时所作的一篇词作。
起首一句“亦复奚须”,“亦复”犹言“还是”,表示肯定的语气;“奚须”即“何需”,意谓“也用不着什么特别的东西”。“亦复”二字承上启下,总领全篇,表明此词主旨在于说明一个人应该坚守自己的节操。以下三句,作者运用反诘手法,提出三个问题:“应问谁人是我”、“我该承担何种责任”、“我该采取何种态度。”这三句话层层深入,层层设问,既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局势的关注之情,又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作者从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首先,作者指出,当前形势危急严重,人们纷纷谋求功名利禄,而作者却要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不为名利所动。接着,作者又指出,那些能够脱离困境的人,都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作者却要以文为用世之道,希望后人也能如此。最后,作者强调,即使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应该保持自己的清白和尊严,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丧失自己的人格。
此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局势的关注之情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操守的重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全词语言简炼有力,意境深远而含蓄,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