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泇河滨,运艘千百㰕。
我舟衔尾来,偶与同起止。
八闸闭九月,一旬得百里。
前途闸更繁,闭者转难启。
转漕四十斛,至仅一石尔。
庶土勤输将,咽喉实在此。
一夫若当关,万夫不足恃。
意外事未然,平陂亦物理。
君相共策筹,庶乎消不轨。

【诗句释义】

四月的时候,运粮的船只成千上万。

我们的船尾随其后,偶尔也一起出发和抵达。

到了八月,闸口关闭,一旬时间可以走百里。

未来的路上闸口会更多,闭着的更难打开。

转运费时需要四十斛粮食,结果只得到一石。

勤勉地输送粮食,关键就在于这里咽喉要塞。

一人如果把守关口,一万个人都不够他倚仗。

意外的事情还未发生,平缓与险阻都是自然规律。

君王宰相们共同谋划策略,或许能消除不轨行为。

【译文】

四月的时候,运粮的船只成千上万。

我们的船尾随其后,偶尔也一起出发和抵达。

到了八月,闸口关闭,一旬时间可以走百里。

未来的路上闸口会更多,闭着的更难打开。

转运费时需要四十斛粮食,结果只得到一石。

勤勉地输送粮食,关键就在于这里咽喉要塞。

一人如果把守关口,一万个人都不够他倚仗。

意外的事情还未发生,平缓与险阻都是自然规律。

君王宰相们共同谋划策略,或许能消除不轨行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丰元年(1078)六月十五日从泗州至楚州途中所作的一首记事诗。诗中描写了汴河上运输粮食的紧张情形。

此篇以“泇河”为题,当系泛称汴河两岸漕运之水道。全篇紧扣一个“漕”字,通过叙述漕运之艰辛,抒发了作者对漕运艰难的感叹以及对自己职责的认识,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开头两句写四月时汴河两岸的漕运繁忙景象:运粮船只成千上万,船队浩浩荡荡,首尾相接;而运粮船的往返行程则在短短一个月左右完成,显示出汴河漕运的紧张情况。

接着写九月时漕运更加紧张:八闸全部关闭,一旬内即可走百里路程,但仍然不能满足运输的需求。此时,运河上的交通已经十分繁忙,即使关闭闸门,也无法阻止运粮船的往来。

后四句着重写转运官的职责重大:转运官要负责运送大量粮食,而漕运的关键在于咽喉要塞之地——汴河上的关键关卡。由于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有时闸口只能关闭,无法开启,因此漕运官必须时刻注意水位的变化,以便及时启放闸口,保证漕运的正常进行。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漕运官员职责的认识:漕运官的责任重大且艰巨,他们需要为国家输送粮食,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同时,他们也是国家的重要资产,肩负着保卫国家、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历史任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