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逢此日,此日恰逢山。
未向嵩咨胜,先从佛祷闲。
菊宜名士眼,松配老僧颜。
秋中劳人易,危巅竟已攀。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
登高:登上高山,这里指登上嵩山的高峰。
嵩:指河南登封县东南的中岳嵩山。
嵩咨胜:到嵩山询问名胜古迹。
佛祷闲:在寺庙里祈祷,求平安。
菊:菊花。这里指菊花。
松:松树。
老僧颜:指僧人的脸面。颜指脸面。
劳人:劳累的人。
危巅:高处。攀:攀登。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嵩山时。全诗从登山开始,由远及近,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后达到登临绝顶,俯瞰群山,心旷神怡的境界。
“登高逢此日,此日恰逢山。”首两句是点明题意,交代了游历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未向嵩咨胜,先从佛祷闲。”第三句说明游山的目的。嵩山虽有许多名胜古迹,但并非一定要去游览。诗人选择登嵩山是为了到寺里祈祷平安。
“菊宜名士眼,松配老僧颜。”第四句进一步描写游山时的所见景象。诗人认为菊花最宜名士赏识,松树最适合老僧搭配。
“秋中劳人易,危巅竟已攀。”第五句是说秋天容易使人感到劳累,但登到嵩山的顶峰后,心情就会豁然开朗。
【译文】
九月九日这天,我们来到嵩山游玩。
还没到嵩山询问胜景,就先在寺庙祈祷平安。
菊花正适合文人雅士欣赏,松树最合适老僧搭配。
秋季容易让人感到疲倦,但登上嵩山山顶后,心情就会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