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春桥畔暮烟浮,风起蒹葭水急流。
落雁酿成胥浦夜,夕阳划破洞庭秋。
闻钟已送僧归寺,候月惟携鹤共舟。
记得渔郎曾有约,鲈鱼欲上酒新篘。

【译文】

石湖舟中行春桥畔暮烟浮,风起蒹葭水急流。

落雁酿成胥浦夜,夕阳划破洞庭秋。

闻钟已送僧归寺,候月惟携鹤共舟。

记得渔郎曾有约,鲈鱼欲上酒新篘。

【注释】
行春桥:位于苏州市沧浪区西北,是苏州古城内的一座著名桥梁。
蒹葭(jiān jiā):芦苇。
胥浦:今苏州市西郊的白鹭湾,因有胥浦古渡口而得名。
洞庭(dòng tīng):今湖南洞庭湖。
闻钟:听寺庙中的钟声。
唯:只有。
芦(lú)下客:在芦花丛中栖息过冬的客人。
鲈(lú):一种鱼类,此处指大江里的鲈鱼。
篘(fēn):古代盛酒的器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苏州游玩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思的记录。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对苏州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都十分喜爱,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首联“石湖舟中行春桥畔暮烟浮,风起蒹葭水急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乘坐船只在石湖之上,欣赏着春天的美丽景色。远处的春桥在暮色中显得模糊不清,但依然可见其轮廓。周围的风景如烟雾般飘渺,给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感觉。风吹拂过芦苇荡,使得水流更加湍急。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以及大自然的力量。

颔联“落雁酿成胥浦夜,夕阳划破洞庭秋。”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诗人用“落雁”比喻秋天的景色美丽动人,仿佛是一群大雁落入湖水中,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夕阳划破洞庭秋”则形容夕阳映照在洞庭湖上的美景。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夕阳比喻为一位英勇的战士,它勇敢地冲破云层,照亮了整个洞庭湖,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壮丽景色和自然的力量。

颈联“闻钟已送僧归寺,候月惟携鹤共舟。”则是对夜晚的一次描写。诗人听到了寺庙里传来的钟声,知道僧侣们已经回到了寺院。而自己则在等待月亮升起,准备与一只白鹤一起乘船赏月。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白天与夜晚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一联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记得渔郎曾有约,鲈鱼欲上酒新篘。”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想起了曾经与渔夫约定一起钓鱼的日子,那时候的鱼味醇厚无比。如今他再次品尝到新鲜的鲈鱼,不禁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这里运用了回忆的手法,通过与过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让读者更加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一联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