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清溪上,寥寥好卜居。
竹低遮薤簟,花密碍篮舆。
林堕争枝雀,池翻散子鱼。
物情端可适,孤啸醉吟馀。

【注释】

溪上:指山间清流之溪。茅屋、竹、花:都是山居的景物。清溪、簟、篮舆:指茅屋前清溪、竹席和篮子等。林堕:树林落下,比喻枝叶纷披。枝雀:树上小鸟。子鱼:“鲤鱼”的别称。

【译文】

清溪边茅屋前,我好想在此卜居。

竹儿低垂遮住了竹席,花朵密实遮住了我的车。

树枝落下争抢小鸟,池塘翻动惊散了鱼儿。

自然万物都适宜此居,孤寂长啸吟诗自娱。

【赏析】

这首诗是写隐逸生活的。诗人在溪边建了一幢茅屋,过着隐居的生活。首句点明地点,次句表明自己的愿望,三、四两句描绘茅屋四周的环境及所住之处的情趣,五、六两句写山林中鸟儿和池中的游鱼,末两句写诗人在山居生活的感受。

全诗以“清溪上”开篇,点出“清溪”,再以“茅屋清溪上”一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到溪边的茅屋,又用一个“清”字点出茅屋所处的清幽环境,使人感到一种超尘拔俗的感觉。诗人选择清溪之畔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也正显示了他追求高远脱俗的人生理想。

茅屋前的清溪十分清澈,水流潺潺,溪边的竹林茂密,青翠欲滴,而溪水又清凉宜人。诗人在这优美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怡然自得,因此对这清溪、竹子、竹席和篮子等景物都爱得不得了。他在这里居住,觉得非常惬意,甚至有点留恋。“物情端可适”一句,就流露出这种心情。

诗人在茅屋前的清溪旁闲适地躺着,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看着青翠的竹子,欣赏着竹席和篮子,真是赏心悦目,乐而忘归。“孤啸醉吟馀”一句更是表现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喜悦。

此诗语言清新,风格自然,不事雕琢。它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了茅屋前溪边环境的优美,并抒发了诗人在此隐居的愉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