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游上国和阳春,华发重来一曲新。
身自楚臣谁不识,兰台宾客更无人。
“送右史之京 其二”是明朝李攀龙的一首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
- “曾游上国和阳春,华发重来一曲新。”:曾游览过繁华的京城,如今头发渐白,但心情依旧如春天般生机勃勃。
- “身自楚臣谁不识,兰台宾客更无人。”:即使身为曾经的楚国臣子,现在谁还能认得我呢?在朝廷中已无友人。
- 译文:
- 我曾在繁华的京城游历,如今虽然头发变白,但心情仍然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
- 即使我是楚国的臣子,现在还有谁认识我呢?我在朝中的好友都已离去。
接下来将结合注释和创作背景进行赏析:
- 注释:
- 曾游上国和阳春:在繁华的京城游玩。
- 华发重来一曲新:尽管年岁已高,但心境依旧如春天般明媚。
- 身自楚臣谁不识:即便身为楚国旧臣,现在又有谁能记得我呢?
- 兰台宾客更无人:在朝廷中已无朋友。
- 创作背景:
- 李攀龙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人,以其才情和诗名闻名于世。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涵盖了散文、戏剧等多方面的艺术创作。
- 此诗的创作背景与李攀龙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曾在官场有所作为,后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最终在京师失去朋友和地位。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状态的感受。通过回顾过去,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个人才华的感慨。
李攀龙的《送右史之京 其二》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攀龙在宦海沉浮中的孤独和辛酸,以及他对于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