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尽奇绝,雪羃更精神。
玉笋抽当震,瑶簪出奠寅。
高低同一色,草木借三春。
欲访仙庐迹,漫漫认未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相关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手法特点等方面展开分析。题干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四 东山雪霁。首先解释诗句的意思,再结合全诗的意境、主题等分析,最后赏析作答。注意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比如“奇绝”中的“绝”,是形容山峰奇特高峻;“雪羃更精神”中的“雪羃”,是说雪后山峰更加显得高耸入云;“玉笋抽当震,瑶簪出奠寅”中的“玉笋”和“瑶簪”,是指山上的松树和柏树,这里用比喻的手法把松树和柏树比作玉笋、瑶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山顶上松柏挺拔的景象;“高低同一色,草木借三春”的意思是山上的树木高低起伏,颜色相同,春天一到,草木也借春天的阳光生长茂盛起来;“欲访仙庐迹,漫漫认未真”的意思是想要探寻仙人居住的踪迹,但是茫茫的山林中,仙人的住所却难以辨认真假。赏析时可围绕诗歌的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展开。
【答案】
(一)
译文:
山峰奇绝无比,积雪晶莹耀眼。
像玉笋般挺拔的山峰在雪中更显得高耸入云。
山上的松树和柏树如玉笋般挺拔,如瑶簪般秀丽,青翠欲滴。
山上林木葱茏,高低起伏,一片青翠之色。
春天一到,草木也借春天的阳光生长茂盛起来。
想要探寻仙人居住的踪迹,但是茫茫的山林中,仙人的住所却难以辨认真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描写了东山山顶的雪景。首句“山峰尽奇绝”总写山上的景色,接着以“雪”、“玉笋”、“瑶簪”三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东山山顶上松树和柏树苍翠挺拔的景象。“高低同一色,草木借三春”,既写出了山顶的雪景与松柏、草木相映成趣,又写出了大自然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特点。结尾两句,诗人由眼前的美景引发遐想,想要探寻仙人居住的踪迹,但又不知究竟如何,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二)
译文:
山峰奇绝无比,积雪晶莹耀眼,像玉笋般挺拔的山峰在雪中更显得高耸入云。
山上的松树和柏树像玉笋般的挺拔,像瑶簪般的秀丽,青翠欲滴。
山上青松翠柏高耸,青竹摇曳生姿,郁郁葱葱。
春天一到,草木也借着春天的日光蓬勃地生长。
想要探寻仙人居住的踪迹,但是茫茫的山林中,仙人的住所却难以辨认真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通过赞美东山的景色,表达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开头两句,先总写东山的奇景,接着以“雪”、“玉笋”、“瑶簪”三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东山山顶上松树和柏树苍翠挺拔的景象。“高低同一色,草木借三春”,既写出了山顶的雪景与松柏、草木相映成趣,又写出了大自然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特点。末尾两句,诗人由眼前的美景引发遐想,想要探寻仙人居住的踪迹,但又不知究竟如何,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