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辔吟行紫禁中,杂花千树映禅宫。
山藏灵谷声疑应,水出皇陵势自东。
池上泛杯脩故事,松间扫石坐清风。
老僧延客无他语,只数前朝有志公。

【解析】

本首诗的注释,主要围绕“游灵谷寺”这个题眼展开,结合全诗内容逐句分析。

【答案】

译文:
缓缓驱马在紫禁城的郊外缓辔而行吟咏不止,万花千树映衬着禅宫的宁静。山峦隐藏在灵谷寺的深处似乎在低吟,水声从皇陵涌出向东流去。池塘上泛舟载酒修习旧日的故事,松林间扫雪坐听风声。老僧延请客人只谈论前朝有志行高洁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游览灵谷寺所见景物。诗中写景、抒情紧密结合,意境开阔,情调高雅。
首联“缓辔吟行紫禁中,杂花千树映禅宫”,是诗人在紫禁城郊游览时所见到的景物。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自然风景秀丽。诗人骑马缓行,一边吟诵诗句,一边欣赏眼前的美景,心情十分舒畅。“紫禁中”点出了地点,“缓辔吟行”点出了时间与动作。
颔联“山藏灵谷声疑应,水出皇陵势自东。”是诗人在紫禁城郊外看到的另一处景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山中的灵谷寺仿佛在低语应答我,而水流从皇陵涌出又向东流去。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水人格化,使山水有了情感和生命,显得生动活泼,更增添了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合“池上泛杯脩故事,松间扫石坐清风”,写诗人在灵谷寺游玩时的情景。“池上泛杯修故事”,是说诗人在池边泛舟饮酒,一边饮酒一边回忆往事。“修故事”即修习往事之意,指过去的事。“松间扫石坐清风”是说,诗人在松林中扫石坐下享受清风,以清静的心态去面对大自然,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末联“老僧延客无他语,只数前朝有志公”。是说老和尚邀请游客没有其他言语,只是赞美前朝的有志公。诗人在这里赞扬了有志公的崇高品德和坚定信念,也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