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期集凤城西,尽日吟游信马蹄。
河水合流沧海接,山陉回绕白云齐。
离离远树行人杳,渺渺平沙去鸟低。
共幸成名今刻石,不须重向塔前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注释:
- 次进士马中锡:指唐朝诗人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号新昌,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他是“初唐四杰”之一,与高适齐名,并称“王高”。他的诗歌以清新明快著称,被誉为“诗中有画”。
- 吴淑游:指唐朝官员、诗人吴淑游,字元亮,苏州昆山(今属上海)人。他是“初唐诗人”,与王之涣同为“盛唐诗人”的代表。
- 京师西山:指的是北京西山,位于北京市西郊。它是古代帝王和贵族们游玩赏景的地方,也是文人雅士聚会吟诗作赋的地方。
- 凤城西:指北京旧时的城西地区,这里曾是古都长安(今西安)的一部分。
- 尽日吟游信马蹄:意思是说,诗人整天都在吟咏游赏,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 河水合流沧海接:形容黄河水流湍急浩荡,仿佛与大海相连。沧海是指大海,用来形容黄河之水浩瀚无际。
- 山陉回绕白云齐:意思是说,山路蜿蜒曲折,云雾缭绕,山峰重叠,宛如仙境一般。
- 离离远树行人杳:意思是说,远处的树木稀疏而高大,行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远方。
- 渺渺平沙去鸟低:意思是说,平沙之上,飞鸟盘旋低飞,仿佛要掠过沙丘一般。
- 共幸成名今刻石:意思是说,大家都有幸成为了名人,如今被镌刻在石碑上留芳百世。
- 不须重向塔前题:意思是说,无需再回到寺庙前的石塔上题诗留念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黄河”、“沧海”、“山陉”、“白云”、“远树”、“平沙”、“飞鸟”等,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情感体验。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它告诉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