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辞家西入秦,灞陵原上柳条新。
医和自得生斯地,扁鹊于今见后身。
设醴且陪花作友,曳裾还伴竹为宾。
一鞭已被君先著,怅望咸阳渭水春。

诗句解析

1 “老大辞家西入秦”:表达了诗人告别家乡,前往西方的情感。”老大”表示岁月增长,人已至中年。”西入秦”指离开故乡到秦国。

注释:离别的地点是灞陵,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

  1. “灞陵原上柳条新”:描述了灞陵原的景色,春天的柳树新绿如茵。”柳条新”描绘了春天柳树的新鲜和生机。

  2. “医和自得生斯地”:引用了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医和,他喜欢这个地方,并认为在这里生活是一种福气。”医和”是指古代善于医疗的人,这里可能借指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赞美。

  3. “扁鹊于今见后身”:扁鹊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这句话可能是说现在的医学已经发展到可以治疗未来可能出现的疾病,体现了医学的进步。

  4. “设醴且陪花作友,曳裾还伴竹为宾”:描述了自己与自然元素——花和竹的关系,用设醴(古代一种饮料)来比喻对待朋友的态度,既热情又谨慎。

  5. “一鞭已被君先著”: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送行的人或领导,“着”是动词,意思是骑上马准备出发。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自己的即将启程。

  6. “怅望咸阳渭水春”:表达对即将离去之地的留恋之情。”咸阳”是古都名,”渭水”则是著名的地理标志,这里可能指的是离别的地方。

译文
我年老时离开了家,向西走进秦地,灞陵的原野上新长出的柳条生机盎然。我欣赏医和喜欢这个地方,认为它值得生活。现在医术发达到了能治疗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的程度。我设酒招待花朵作为朋友,穿着长袍跟随竹子作为客人。我的一鞭已经被你骑上准备走了,我惆怅地看着咸阳的渭水春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通过对灞陵原上的柳树、医和、医术和春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