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宿江南,今朝过江北。
愁听子规声,欲归归未得。

【解析】

“泊瓜步”即“泊江口”,泛指江南;“口号”是诗题,即诗人的即兴之作。“昨夜宿江南,今朝过江北”意思是说:昨晚在江南住宿,今天又渡过了长江。这句诗表面上说的是诗人的行程经历,实际上却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眷恋之情。

“愁听子规声,欲归归未得”的意思是:听着杜鹃鸟的啼叫,想要归乡而又不能实现。这句诗表面意思是说:听到杜鹃鸟的啼叫声,想回家却没有能实现。实际上,这是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凉、惆怅和无奈之情。

【答案】

昨夜宿江南,今朝过江北。

愁听子规声,欲归归未得。

注释:

“泊瓜步”即“泊江口”,泛指江南;“口号”是诗题,即诗人的即兴之作。“昨夜宿江南,今朝过江北”意思是说:昨晚在江南住宿,今天又渡过了长江。这句诗表面上说的是诗人的行程经历,实际上却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眷恋之情。“愁听子规声,欲归归未得”的意思是:听着杜鹃鸟的啼叫,想要归乡而又不能实现。这句诗表面意思是说:听到杜鹃鸟的啼叫声,想回家却没有能实现。实际上,这是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凉、惆怅和无奈之情。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途中偶闻子规声,触发了羁旅之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乡思的作品。

首句“昨夜宿江南”交代了旅途的起点;二句“今朝过江北”则表明了作者继续北行的行程。两句连用两个“宿”“过”,既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诗人的行程轨迹,又暗示了作者内心对于故乡的留恋。

颔联“愁听子规声,欲归归未得”是全诗的重点。“子规”是一种布谷鸟,又名杜鹃,因鸣声凄切,故有“子规”之称。诗人在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形象化,从而表达出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暗示出自己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归乡的遗憾之情。

尾联“欲归归未得”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归乡之愿。虽然诗人心中有所牵挂,但最终却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这种矛盾心理的描写,更加凸显出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内心的抒发,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