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古日已远,雅乐久沉沦。
桑间与濮上,靡靡多哀淫。
杨君媚学子,高志故不群。
一闻世俗音,谓非吾所湛。
冥心太古初,识乐得其真。
律吕既调协,五音和且平。
咸英与韶頀,旷世今再闻。
岂惟以自娱,拟将献吾君。
奏之郊庙上,庶以和神人。

诗句释义

1 去古日已远,雅乐久沉沦。 - 古代的礼乐制度早已不存在,高雅的音乐也失去了它的地位。

  1. 桑间与濮上,靡靡多哀淫。 - 在桑树和濮水一带的民间音乐中,充满了哀伤和淫荡的元素。
  2. 杨君媚学子,高志故不群。 - 杨君(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指)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学子,他有高尚的志向,不同于一般的俗人。
  3. 一闻世俗音,谓非吾所湛。 - 一旦听到了世俗的音乐(这里的“世俗音”指的是当时流行的音乐),诗人就认为这些音乐不是他所能接受或欣赏的。
  4. 冥心太古初,识乐得其真。 - 通过冥思冥想,诗人回归到了远古时代,发现了真正的音乐之美。
  5. 律吕既调协,五音和且平。 - 古典音乐的音律已经和谐统一,各种音乐声音相互协调,听起来既和谐又平稳。
  6. 咸英与韶頀,旷世今再闻。 - “咸英”和“韶頀”是古代的音乐名,这次能够听到它们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7. 岂惟以自娱,拟将献吾君。 - 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娱自乐,而是为了献给君王,希望能得到君王的认可和赞赏。
  8. 奏之郊庙上,庶以和神人。 - 将在郊庙等重要场合演奏这些音乐,希望能使神明和人类都能和平相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年轻的学者对音乐的理解和追求。诗人通过对古代高雅音乐的怀念,以及对世俗音乐的不屑,展示了他对音乐的深度思考和独到见解。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即希望通过音乐来影响和改善社会风气,为君主所用。整体上,诗歌体现了一种对传统、高雅文化的重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