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越诸生稷下来,梧宫重起读书台。
薛君世业推经学,齐客家传让史才。
北海风流天上座,云门秋色镜中开。
菰芦更有人相问,为道登龙御李回。
青州志成薛生重枉报别将诣元美作此为赠
于越诸生稷下来,梧宫重起读书台。
薛君世业推经学,齐客家传让史才。
北海风流天上座,云门秋色镜中开。
菰芦更有人相问,为道登龙御李回。
注释:
- 青州志成薛生重:指的是诗人与名为薛生的人在青州相遇,并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志成是指志向达成,而薛生可能是指薛稷。重字可能是表示再次拜访的意思,表明诗人与薛稷有过多次的会面。
- 梧宫重起读书台:指在梧宫(一个古代藏书的地方)重新建立了读书台,意味着这里曾经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现在又重新开放供人使用。
- 薛君世业推经学:指的是薛君世代传承经学的家业,即家族中有研究经典学问的传统。
- 齐客家传让史才:这里的“齐客”可能是指齐国(古代的一个诸侯国名)的后代或学者,而“家传”则是指家族中有历史记载或传统。“让史才”可能表示他们家族中有擅长史书撰写的才能。
- 北海风流天上座:北海是指中国北方的北海地区,这里用“天上座”来形容那里的风土人情。北海地区历史上有文人墨客云集,形成了一种风流的文化氛围。
- 云门秋色镜中开:云门山位于山东,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里以秋天的景色来比喻云门山的美丽,如同镜子中的景色一般清晰可见。
- 菰芦更有人相问:菰(音gū)芦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生长在水边芦苇丛中的菰芦。“人相问”表示有人在询问这些菰芦的生长状况或者是否有人需要采集它们。
- 为道登龙御李回:这句话可能是在引用中国古代的典故。《论语·泰伯》中提到:“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乎!”这是孔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自己对人的评价都是经过实践和考验的。而“为道”则是指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御李回”中的“御”字可能是误植,应为“驭”,意为驾驭、控制。所以这里的“驭李回”可以理解为驾驭着李回(古代的一种战车),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的道德修养充满信心和自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述青州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感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