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迫驱人,出门践严霜。
恶风吹广陌,游子不归乡。
寒鸟鸣北林,饥乌立东墙。
彼亦寒无衣,彼亦饥无粮。
一身不自保,寡妇泣空房。
银屋开绮筵,玉壶盛酒浆。
列席难具陈,盘中荐河鲂。
嘉宾燕高会,长歌激清商。
不知死者苦,但言生者康。
死者竟何人,嗟嗟良可伤。

【注释】

有所伤:诗人在旅途中感伤人生。

迫驱人:迫不得已,被迫离家。

出门践严霜:踏着寒冷的秋霜出发。

恶风:猛烈的寒风。

广陌:宽阔的道路。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北林:北方的树林。

寒鸟:饥寒交迫的鸟儿。

彼亦寒无衣,彼亦饥无粮:他们也是受冻挨饿。

一身不自保,寡妇泣空房:他连自己都顾不上了。

银屋:华丽的房屋。

绮筵:精美的宴席。

玉壶:珍贵的酒器。

列席难具陈,盘中荐河鲂:客人满桌难以一一陈述自己的经历,盘中只有河鲂。

长歌激清商:大声地唱起歌来。

死者竟何人,嗟嗟良可伤:死去的是何人?唉!真是可悲。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旅途中感慨的诗歌,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叹。

【赏析】

本篇以“有所伤”为题,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对人生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旅途中的艰辛,“贫贱迫驱人,出门践严霜”,表达了诗人不得不离开故乡,忍受贫困与严寒的艰难处境;“恶风吹广陌,游子不归乡”,则描绘了恶劣环境对游子的压迫,以及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中间八句则是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寒鸟鸣北林,饥乌立东墙”,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彼亦寒无衣,彼亦饥无粮”,进一步揭示了游子所面临的困境,也体现了诗人的同情心。

最后四句则是作者在反思中得出的结论。“不知死者苦,但言生者康”,虽然不知道死者的痛苦,却只看到活着的人们快乐无忧;“死者竟何人,嗟嗟良可伤”,叹息着死去的那些人究竟是谁,真是值得伤心啊!

这首诗通过对游子的遭遇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生活困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