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玉璞为宫,双睛啼玉工。
世人宝石不宝玉,空使光烛银河中。
君不见锄商怪一角,鲁郊麒麟折左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良玉璞为宫,双睛啼玉工。”
- “良玉璞” 指的是美玉或珍贵的玉石,这里指代珍贵之物。
- “为宫” 表示被制成了宫殿。
- “双睛” 指双眼。
- “啼玉工” 是指玉石工匠的哭泣声。这句诗可能暗指制作过程中的艰辛与牺牲。
第二句:“世人宝石不宝玉,空使光烛银河中。”
- “宝石” 通常指珍贵且有光泽的石头,这里可能指某种珍贵宝石。
- “不若” 表示不如或比不上。
- “光烛银河” 形容光芒照遍整个银河。
- “君不见” 是一个古代汉语中的表达方式,相当于现代口语中的“你难道不知道”或“你竟然不知道”。
- 这里可能是说世人不识货,不懂得欣赏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第三句:“君不见锄商怪一角,鲁郊麒麟折左脚。”
- “锄商” 指打击奸商。
- “怪一角” 可能是指某个奇怪的现象或物品。
- “麟角” 是指传说中的瑞兽麒麟的角。
- “折左腿” 比喻遭受挫折或不幸。
- 这句诗可能是在批评那些破坏社会和谐、欺压百姓的人或行为。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批判。诗人通过描绘玉石工匠因珍品而泣的情景,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和对物质财富的轻视。最后两句则用讽刺的方式批评了那些破坏社会和谐、欺压百姓的行为,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富有哲理性,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