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自冥冥,风烟接井陉。
关门开落日,山路出寒星。
太守方乘障,清时敢勒铭。
杉松回朔气,哀壑未堪听。
首先给出这首诗,然后逐句解释: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四
- “黄榆”和“马陵”可能是指特定的山名,而“诸山”表示这是一系列山。在古代文学中,山常常用来指代某种精神或理想。
- “是太行绝顶处”中的“绝顶”一词常用来形容山峰的最高点,这里可能暗示诗人站在这些山上,可以俯瞰整个太行山脉的壮丽景色。
- “其四”表明这是诗的第四部分。
秋色自冥冥,风烟接井陉。
- “秋色”描述了秋季的色彩,而“冥冥”意味着暗淡或模糊不清,这可能反映了一种秋天的忧郁或深远的氛围。
- “风烟”通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象中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接井陉”中的“井陉”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形容风烟和山景相接的情景。
关门开落日,山路出寒星。
- “关门”可能是指山口或者视野开阔的地方,而“开落日”形象地描绘了太阳下山的景象。
- “山路出寒星”中的“寒星”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可能因为天气寒冷而显得格外明亮或显眼。
太守方乘障,清时敢勒铭。
- “太守”指的是管理地方的官员,这里可能是指一位有志于留下政绩的官员。
- “方乘障”中的“乘障”可以理解为正在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某种活动,比如视察、治理等。
- “清时敢勒铭”中的“勒铭”是一种刻碑纪念的行为,这里可能指的是为了记录或赞美某个成就或美德而进行的纪念。
杉松回朔气,哀壑未堪听。
- “杉松回朔气”中的“朔气”可能是指北方的气息,或者指山林中的清新空气。
- “哀壑未堪听”中的“哀壑”可能是指令人感到悲伤或哀愁的地方,“堪听”则表示能够被理解或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登临太行山之作,通过描绘秋色的阴霾、风烟与井陉的交融以及太阳和星光的出现,展现了一种宁静又略带忧郁的画面。接着,诗人提到了太守正在利用这个时机进行治理,表现出他的决心与行动力。最后,通过对杉树和松树的描绘,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悲伤山谷的同情,整体上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富有哲理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