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风烟迥,空庭鸟雀馀。
尘襟还役物,暝色正愁余。
发有星星改,名将日日疏。
因思郎署里,未若托吾庐。
【注释】
直省:官署名。唐尚书省有东西两直省,东直领六部,西直领五品以上京官。
向夕风烟迥,空庭鸟雀馀。
傍晚时分,风烟散尽,庭中只留下几只鸟儿。
尘襟还役物:尘衣被外物所累,指为外任而劳苦奔波。
暝色正愁余:黄昏的景色使人产生哀愁。
发有星星改:头发花白,鬓角斑白。星,星宿名。
名将日日疏:名声逐渐衰落。
因思郎署里,未若托吾庐:想到你任职之处,不如我住在家里来得更好。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离京赴任之时,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进退无据、忧谗畏讥的苦闷心情。首联写晚景凄凉;颔联言己身在外为官之苦;颈联写自己名誉渐衰;尾联以退职家居为盼。全诗情真意切,风格沉郁,是一首别具一格的抒情诗。
“直省”是唐代官署名,相当于现代国家机关的办公厅、秘书处一类机构,负责掌管机要文书,传达皇帝旨意,对官员进行考核、任免等。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担任“直省”长官时所作。
首联“向夕风烟迥”,“向夕”,犹向夕,傍晚。“风烟迥”,形容暮色苍茫,风烟四起。“鸟雀馀”,即“鸟雀余音”,比喻人已离去,留下的只是一些细微的痕迹或声音。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风景苍茫,风烟四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寂幽远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这种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次联“尘襟还役物,暝色正愁余”,诗人以“尘襟”自喻,表明自己为官在外,身不由己,心系家国。“暝色”指的是天色已晚,“愁余”则表达了诗人心中无尽的忧虑和感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以及对家国的深深忧虑和关切。
第三联“发有星星改,名将日日疏”,诗人用“星星”和“日日”两个词组来形容自己的头发和名字的变化。“星星”是指头发花白,“日日”则表示岁月流逝,名声日益消退。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年老体衰的事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辛酸。
末联“因思郎署里,未若托吾庐”,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任职的地方,感叹不如在家闲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的思念之情。他渴望能够回到家中,过上平静的生活,不再为官途上的得失而困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仕途上的进退无据、忧谗畏讥的苦闷心情。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