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边塞上,飞檄忽纵横。
独将三军出,分为四道行。
阴山锋始接,瀚海帐皆倾。
缚得名王至,声驱右北平。

【注释】塞上:指边塞。秋风:秋风起,天高气爽。飞檄:急驰传令。忽纵横:迅速传达。独将三军:单独率领部队。分为四道行:分成四个方向行进。阴山锋始接:阴山的锐锋与敌人的前锋相接。瀚海帐皆倾:瀚海的帐篷都倒了。名王:有名的将领或君王。右北平:指汉朝时的右北平郡,这里借指匈奴。

【赏析】此诗写在秋风中,从边塞紧急传令,分兵四路进攻敌人,擒获了匈奴的名王,声威远播于右北平的情景。

首句“秋风边塞上”,交代了时间、地点及背景。秋风吹拂着边塞,是出征前的号令,为整个出征作铺垫。

次句“飞檄忽纵横”,“飞檄”即急驰传令,说明战事紧急,需要迅速传达命令。

第三句“独将三军出,分为四道行”,描绘了将领独自率领三军出发并分成四路行进的情景。这既是对军事行动的具体描绘,也是对将领英勇无畏、指挥若定的形象刻画。

第四句“阴山锋始接,瀚海帐皆倾”,则是对战斗场面的生动描写。阴山的锐锋与敌人的前锋相接,瀚海的帐篷都倒了,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激烈程度。

最后一句“缚得名王至,声驱右北平”,则是对战争结果的总结。擒获了匈奴的名王,声威远播于右北平。这不仅彰显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胜利的自豪和喜悦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通过描绘战场形势、将领指挥、战斗过程及最终胜利等几个方面,展现了一幅壮美的边塞风光图。同时,通过对将领英勇形象和战果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