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脱紫貂裘,高眠酣素秋。
觉来楹外望,山月挂银钩。
低头无宝剑,霜花流赤焰。
为学万人敌,锋铓久韬敛。
尚父老垂纶,孔明龙卧人。
一旦师王者,宁复常贱贫。
我今何偃蹇,薄海意难挽。
杨朱岐路悲,阮籍穷途返。
咄咄行路难,行行歌考槃。
吞声寻赵魏,立马望燕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旅夕醉眠河张口: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夜晚醉酒后的睡姿,如同河上的大张开口,形象地表达了酒后的放纵与放纵后的空虚。
醉脱紫貂裘, 高眠酣素秋: 描述了诗人在醉酒后,脱下华丽的紫貂裘,躺在素净的秋季里休息的情景。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逃避现实的无奈和内心的孤独。
觉来楹外望, 山月挂银钩: 诗人醒来后,看着外面挂着的明月,用“银钩”来形容月亮的圆润和美丽。这里的“银钩”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低头无宝剑, 霜花流赤焰: 诗人低下头,发现身边没有了剑和火焰,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难。这里的“霜花流赤焰”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的感慨。
为学万人敌,锋铓久韬敛: 诗人自比为能够战胜万人的英雄,但同时也意识到了锋芒被掩盖的痛苦。这里的“锋铓”指的是锋利的刀刃,象征着诗人的锐气被消磨,失去了战斗的能力。
尚父老垂纶,孔明龙卧人: 这里引用了诸葛亮(孔明)的形象,暗示诗人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对政治的淡漠。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臣本布衣”,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一旦师王者,宁复常贱贫: 诗人表达了一旦有机会成为君王,就不愿意再过贫穷的生活。这里的“师王”指的是成为君主,而“贱贫”则是相对于富贵而言的贫穷。
我今何偃蹇, 薄海意难挽: 诗人感叹自己现在的处境多么困难,无法改变,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偃蹇”是指高傲、傲慢的样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态度。
杨朱岐路悲, 阮籍穷途返: 这里分别引用了杨朱和阮籍的故事。杨朱以利为重,选择离开社会去追求个人利益,而阮籍则在穷途末路时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乱世中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和选择。
咄咄行路难, 行行歌考槃: 诗人感叹人生道路艰难,但同时也选择在路上歌唱,表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里的“考槃”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吞声寻赵魏, 立马望燕韩: 诗人在乱世中四处奔波,寻找可以依靠的地方。这里的“赵魏”和“燕韩”分别代表了北方的两个国家赵国和韩国,诗人通过这些地名来表达自己在乱世中的漂泊和无助。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在乱世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物和故事,表达了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和选择。整首诗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