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讶沙如月,龙蟠作后山。
如何今夜月,却又学沙弯。

【注释】

龙沙:沙漠。见新月:看到新月出现。后山:指沙漠中的山岭,这里比喻月亮,暗喻月亮的形状。又:还。学:模仿。弯:此处是比喻的意思。

【译文】

每次看见沙漠上圆月升起,都惊讶地说:这沙漠像一轮明月!

那龙蟠的沙洲就像一弯青山。

今晚的月亮,却又像沙漠弯曲。

【赏析】

“龙沙见新月”一句,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沙漠上的月亮,生动形象,富有诗味。首句写景,颔联议论,颈联抒情,尾联总结。全诗以沙漠为景,以月为题,借沙漠之月赞美月亮之美。

“每讶沙如月,龙蟠作后山”两句,诗人把沙漠比作月亮,这是从视觉角度来写的。在沙漠中看到一轮明亮的新月,自然会产生惊奇之感:“这沙漠怎么像一轮明镜呢?”“龙蟠”一词,出自《庄子·秋水》,意思是说有蛟龙盘踞于沙丘之上,所以诗人用“龙蟠作后山”来形容这轮新月恰似蛟龙盘踞于沙丘之上。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沙漠中新月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如何今夜月,却又学沙弯”两句,诗人将月亮与沙漠融为一体,用“学”字巧妙地表现了月亮与沙漠的相似之处。在这里,“又”字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诗人用“学沙弯”这一巧妙的比喻,将月亮的形态与沙漠相联系,既表达了他对月亮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