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卖花者,多在雨馀时。
并剪劙繁绿,吴绫记向枝。
香回金勒马,红映玉人姿。
此意谁堪咏,扬州杜牧之。
卖花
长安卖花者,多在雨馀时。
并剪劙繁绿,吴绫记向枝。
香回金勒马,红映玉人姿。
此意谁堪咏,扬州杜牧之。
注释与赏析:
“长安卖花者,多在雨馀时。” —— 描绘了一个场景,即在长安城,卖花的商贩多数选择在雨后开始他们的工作。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一个特定的时间(雨后),也反映了长安城中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渴望。
“并剪劙繁绿,吴绫记向枝。” —— 描述了卖花者在修剪花朵的动作中,特别提到使用“吴绫”来记录或装饰树枝。这里的“吴绫”可能指的是一种质地细腻、色彩艳丽的丝织品,它被用来美化和标记植物,增添了诗意和美感。
“香回金勒马,红映玉人姿。” —— 通过“香回金勒马”,传达出花香四溢,仿佛可以感受到马蹄上的香气;而“红映玉人姿”则形容了花朵的颜色鲜艳动人,如同美人的容貌。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绘,使得画面生动起来。
“此意谁堪咏,扬州杜牧之。” —— 最后一句提出了一个疑问,询问谁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赞美这份美丽,并直接将这个赞誉献给了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兼音乐家杜牧。这不仅是对杜牧文才的赞赏,也是对该场景美景的一种认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卖花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雨后的城市、忙碌的商贩、精致的装饰、以及美丽的花朵。诗中的“香回金勒马,红映玉人姿”不仅描绘了花的美丽,更通过嗅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官体验,增强了读者对场景的感受。最后,通过引用杜牧之名,表达了对诗人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