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用漾游丝,小阁深愁发素时。
满地绿苔人独坐,一林寒雨雀争枝。
【注释】
- 次韵奉答应韵二首:即《奉答和应二首》,是诗人与友人的唱酬之诗。
- 东风不用漾游丝,小阁深愁发素时:意思是春天到来的时候不需要用东风来吹拂,小楼里面深深藏着愁绪。
- 满地绿苔人独坐,一林寒雨雀争枝:意思是在满是绿苔的地方独自坐着,一片萧瑟的寒雨中,一群鸟儿争着栖息在树枝上。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深愁的小楼中,看着满地的绿苔和寒冷的雨水,感受到深深的孤寂和孤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感慨。
东风不用漾游丝,小阁深愁发素时。
满地绿苔人独坐,一林寒雨雀争枝。
【注释】
《书愤五首·其五》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译文: 1. 诗句注释: - 清汴逶迤贯旧京:汴河蜿蜒穿过旧京,即现在的开封。 - 宫墙春草几番生:皇宫的墙边,春天的草又重新生长过。 2. 译文解析: - 通过描绘汴河的蜿蜒曲折和春草的重生,诗人传达了对历史的变迁及其带来的感慨。 3. 赏析与思考: - 通过对汴河和宫墙春草的描述
花落帘栊自好,水归溪涧空寒。 穷达早知有命,不须待诏长安。 注释: 花落:花朵凋零,形容美好事物逝去的景象。 帘栊:指门帘和窗格,这里用来象征家居环境。 自好:自我欣赏,自我满足。 水归:水流回归,这里比喻事物的归宿或命运。 溪涧:小溪流水,常用来比喻人的命运。 空寒:寂静而冷清。 穷达:指境遇的好坏,即贫穷与富有。 早知:早就知道,预知未来。 有命:命中注定。 待诏:等待皇帝的召见
五首其二 诗句: 新月如钩自挂,白露成珠未圆。 石枕藤床秋夜,高人不梦邯郸。 译文: 新月如同弯弯的钩子挂在天空,白露凝结成晶莹的珠子却还未完全消失。躺在石枕和藤床上,在秋天的夜晚,高士不会梦想到远方的邯郸。 注释: - 新月如钩自挂:形容月亮形状像钩子一样高悬。 - 白露成珠未圆:白露时节,露水凝结成珠,但尚未完全消散。 - 石枕藤床:用石头做的枕头和藤制的床,象征简朴的生活。 -
注释: 秋天,江面宽阔,一望无际。山色倒映在江面上,好像坐在船上的人被山的颜色染满了衣裳。黄蝶在花丛中独宿。林梢上红叶飘飞,好像是树上的叶子落了下来。 译文: 秋日里的长江宽广无边,山的颜色倒映在江面上,好像坐在船上的人被山的颜色染满了衣裳。黄蝶在花丛中独自停留。林梢上红叶飘飞,好像是树上的叶子落了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远眺,后两句写近观。 开头两句“秋江一望无际
这首诗是《述祖德颂》,作者不详,但根据内容可知是晋代的作品。全诗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述始(于皇崇祖,植义槁郊) 这部分描述了祖先的功德,强调了他们的伟大和高尚的品质。 第二部分:板荡越疆,神鸟寓巢。 这部分描述了祖先在艰难困苦中仍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如同神鸟一样,在困难的环境中找到了栖息之地。 第三部分:回翔故都,革缁正绡。 这部分描述了祖先在回到故乡后,如何通过改革和整顿社会
这首诗的主题是忠诚、勇敢和牺牲。诗人通过描述一个忠臣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忠诚和勇敢的赞美以及对牺牲的尊重。 诗句释义: 1. 义正掩衾,泽存束书:意指正义在心,恩情如书。 2. 勇不难死,乖道乃虚:意指勇者不怕死,违背道德的人空虚。 3. 沥血褓婴:意指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 4. 长鲸巨龙,有戟其齿:意指像长鲸巨龙一样强大,拥有强大的力量。 5. 志存赵孤,即陨无悔:意指忠诚于国家
沤篮池头独望,碧水沉沉不流。 注释:沤篮,即荷叶;池头,池塘边。独望,单独地眺望。碧水,深绿的水。沉沉,深沉的样子,形容水的颜色。流,流动。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景象,诗人独自站在池塘边,望着水面上的荷叶和远处的高楼,感受着秋天的气息。 篱草半成萤火,残阳却傍高楼。 注释:篱草,指门前或墙旁的草;成,成为。萤火虫在篱草间飞舞,如同点点星光。残阳,夕阳的余晖。却傍,靠近的意思。高楼
【注释】 溪水上:指溪流。篙(gāo):撑船的竹竿或木棍。林间:指树林里。几个:几个流莺。野客:隐士。关情:牵挂、关心国家大事。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人在春水初涨的溪上,偶遇几只流莺,遂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小诗,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关心。 首句写春水之涨。次句写流莺之啼。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野客”一词是说作者隐姓埋名,身居山林,不问世事,故云“半醒半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
注释:桃花盛开,柳树翠绿,山峰连绵,江水流淌,太阳西落。旧日的燕子,今年飞去又飞向谁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春天的景象。首句以桃花、柳树、山、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第二句通过对比“旧日”与“今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则通过对燕子的描写,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哲理的领悟
【注释】:密云欲雨不雨,桃花将开未开。 日暮小楼凝望。江南燕子归来。 译文与赏析: 我坐在小楼上久久凝视远方,天边乌云密布,似乎就要下雨了;可它却迟迟不见下一滴雨。我看着桃花,想它该是快开了,可又觉得还没完全开放。 眼看天色要晚,我依然凝神远眺。忽然,一群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注译】:“三首”指这三首诗。“其一”是第一首诗的意思。 “密云不雨”,用拟人手法写天气变化莫测。“桃花将开未开”
注释: 1. 世贤双生一子夭死慰之以诗其二:世间贤人双双生了一对子女,却不幸夭折。我写这首诗来安慰他们。 2. 每从奇骨辨头颅:每次看到奇特的骨骼就可以辨认出它的头。 3. 知是徐卿第二雏:知道这是徐卿的第二只小鸡。 4. 属对早能通四六:作对的时候已经能够精通骈文和赋的四六句式。 5. 读书何但识之无:学习的时候不仅仅要记住知识。 6. 渥洼水远神驹化:渥洼池边有一匹神马,它化成千里马。 7.
春光能得几多旬,雨笠风蓑过半春。正自不禁萍水恨,可堪重对别离人。"是明朝石宝的《次韵奉答应韵二首·其一》。下面将按照原诗、译文以及注释进行逐一分析: 1. 诗词原文: 春光能得几多旬,雨笠风蓑过半春。 正自不禁萍水恨,可堪重对别离人。 2. 诗句翻译: - “春光能得几多旬,雨笠风蓑过半春。”:春天的光景能持续多久?雨衣和风帽已经过了一半的春天。 - “正自不禁萍水恨,可堪重对别离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对诗歌进行赏析即可。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玉堂冠佩托英游”,诗人以玉堂冠佩来比喻自己高官显贵的身份和英武不凡的气概,托英游则表明诗人志向远大,胸怀壮志。 “老大相看尚黑头”,意谓人到老年头发变白,这是衰老的象征,但诗人却说“尚黑头”
注释: 世贤双生一子夭死慰之以诗 其一 城东瓜熟子离离,长向西园记送时。 正爱春风联蒂好,坐愁寒雨一枝垂。 人生得意难为乐,造物何心亦妒奇。 从此柯条终远大,为君重诵古绵诗。 译文: 城中的瓜熟了,两个种子分开了,我为他们感到悲伤。他们分别在城东和西边的花园里,记得我们一起送别的时候。 我喜欢春天的风,喜欢它们像连在一起的藤蔓一样,但我却为他们的分离而忧愁。 人生在世,遇到高兴的事确实不容易
金陵 在织锦坊前春日明,卖鱼桥上晚波生。 城中尽日无弦管,时听渔歌三两声。 译文: 在金陵织锦坊前,春天的阳光明亮照耀着大地。在卖鱼桥上,傍晚的波浪荡漾起伏。 在城内整天都听不到乐器的声音,只有时不时能听到渔夫的歌声。 注释: 1. 织锦坊:南京城的一个著名地方,也是当时的重要商业区和手工业区。 2. 春日明:春天的阳光明媚。 3. 卖鱼桥:一个位于长江边的桥梁,是当时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
【注】次柳文范:人名,字文范。中书阁:官舍。赏雪韵三首其三:诗题。 遥从天上雪中来,不信人间满户埃(尘埃)。 积久渐看随地起,舞馀翻爱逐风回。(飘落的雪花,在风中旋转飞舞,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 楚江蓑笠孤舟客,吴地园林半树梅。 莫向此时夸此景,有谁吟对玉堂杯。(不要在此时炫耀这美景,因为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图,诗人通过对雪花的赞美